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起來,他們心裡不知道有多麼喜悅,恨不能放聲高歌,以洩心中之快。

與此同時,一些反應靈敏官員的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既然文彥博下臺,那政事堂豈不是空缺了個位置。要知道國事繁重,做為忠心耿耿的臣子,自然要尋思著為皇帝分憂。一時之間,朝堂暗流洶湧,大臣之間互相上門拜訪的次數要比以前增加許多,然而,時間已經過去十天半個月,皇帝卻遲遲沒有動靜,惹得百官猜測不已。

其實,在一些人心中,以皇帝對於張貴妃的寵愛,或者有意扶持張堯佐為相,要知道三司使固然號稱計相,但是,名不正言不順,沒掛有中書門下或者參知政事的頭銜,相公的稱呼,多半是別人給面子才叫的。

只不過,張堯佐才被彈劾不久。風波未息,又是外戚的身份,哪怕是皇帝的旨意。恐怕也立玄遭到群臣反對,所以只要稍加思考,某些官員便將其排除在外,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家府上反而更加熱鬧了。

畢竟誰也不是笨蛋,皇帝愛聽枕頭風,也不是什麼秘聞,既然張羌佐不是競爭對手,那當然要透過他,求張貴妃替自己美言兩句,也不需要一定成功,只求能讓皇帝記得自己就行,指不定皇帝在摟著美人的時候,耳根子一軟,就答應了下來呢。

抱著這個心思的官員不在少數,就算明知道自己不夠資格競爭相位的。也要前去拜訪,混個熟臉也好,為以後做好打算,與他們相比,清流卻顯得很淡定,大有穩坐釣魚臺之意。

事情也是如此,沒過多久,宮裡傳來訊息,皇帝的意思,準備擢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尹、工部侍郎劉沉為相,訊息傳出,不少官員頓時啞然,幾間權貴門第立即恢復平靜。

劉沉是誰,天聖八年進士及第,名列第二,榜眼出身,授大理評事。從舒州通判做起,為官二十餘年,為人正直,長於吏事,素有賢名。這些都不重要,畢竟擁有這種資歷的官員雖不說一抓一大把,但也不在少數。

最重要的是,劉沉有擁立之功,當年章獻太后劉娥執政,皇帝趙禎只是個擺設,一幫官員自然看不下去。紛紛要求劉娥還政皇帝,結果肯定不會沒有成功,且其下場也可想而知。被劉娥藉口貶謫外放,但是他們的行為皇帝怎能忘記,值得一提的是。帶頭的是范仲淹,而劉沉就是其中之一人,有這

”川寺在前。莫能與!爭。一切自然小埃落定。就在某些人思緒起伏之時,殿外內侍宦官高呼升朝,文武百官列班魚貫而入,恭迎皇帝緩緩從內殿而出,就待一個宦官託著長長的尖銳聲音,喊出那句經典的臺詞時,一個身穿朱紫華服的官員橫移兩步,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本請奏。”

“劉卿但說無妨趙禎微笑說道。作為一個皇帝,固然沒有果敢決斷的霸氣,但是宅心仁厚何嘗不是臣民之福,起碼不用擔心皇帝突然翻臉無情。

那人正是不久前被擢升為參知政事的劉沉,滿朝官員聞言,心中暗暗尋思”莫非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頓時覺得精神為之一振,紛紛側耳聆聽起來。

“為國舉才,乃是為臣者之本份。”只見劉沉肅容說道:“但臣聞中書省任官遣職多由近臣舉薦。日漸成弊,須知近臣保薦,授非公選。多出私門,浮薄權豪之流交相薦舉,互以貿易,以致不能選賢任能,”

劉沉侃侃而談,言語之中,極力反對近臣拉關係,走後門,任用無德無才之人,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新官上任,怎麼也要顯示下自己並非尸位素餐之輩,指出朝廷之弊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無非也就是這個路數。

然而,這番話落入某些人耳中。卻顯得那麼刺耳,怎麼看都是在諷刺前些時候,他們拜訪達官權貴謀求相位的行為,心中不由憤然暗罵:“心胸狹窄小人得志。”

更有人浮想聯翩起來,怎麼聽劉沉之語,與范仲淹實施新政的原因何其相似,難道說,他也有這個打算不成?

“臣懇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計。應該予以革除這個弊政,使真正有才德之士納入朝中劉奼說道。立時引得不少官員附和起來。

“劉卿之言,深得聯心趙禎金口剛開,立即讓某些人暗暗擔心不已,隨之又鬆了口氣,只聽皇帝繼續說道:“你且寫個摺子,交由政事堂商討,等此事定了個章程下來。再依令實施。”

“臣領旨。”劉沉退了下去。臉色有些黯淡,誰都知道,如果皇帝有心同意的話,根本就能直接下旨,不用交由政事堂商討,而今這樣說,分明是還沒有下定決心。

趙禎微微點頭,問道:“諸卿可還有事奏?”

沉默片刻,有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