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鬥,明天仍將繼續。
但是由於白天所受到的傷害都比較大,雙方不約而同地放棄了原定的乘夜襲擊活動。
美國人也在緊急徵調太平洋艦隊的艦載機來補充第6艦隊“格蘭特”號的損失(這也是歐洲人對中國不斷提出批評的原因,說中國軍方沒有對亞洲保持應有的壓力,導致美國人肆無忌憚地進行增援)。
而昏天暗地的撕殺又豈止在空中?
天空中和水面上暫時歸於平靜,但是並不代表著水下就會安靜,雙方的潛艇都已經殺紅了眼睛。整個加那利群島附近大約3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下,聯軍的7核22艘常規潛艇對陣美軍15核12艘常規潛艇。
從凌晨時分開始雙方就相互進行欺騙和反欺騙,結果互有勝敗。而且,漏夜的水下決戰比白天的空中戰鬥更加殘酷,因為下面的局勢比較混亂導致雙方反潛機都不敢妄動,這就誰怕誰啊?
特別是美國人就很不服氣,一定要決出一個勝負出來。
23點左右,已經疲憊不堪的聯軍潛艇終於主動停下來,擺脫幾乎處於亢奮狀態下的美國人回家休息,準備養足精神明日再戰。事後,雙方都宣稱自己獲得了潛艇戰的“決定性勝利”。聯軍在統計戰果的時候,某些潛艇把擊中的假目標也報告上去了,所以竟然達到了31艘之多,後來憨厚的歐洲人自己都覺得不可能,也就主動把這個數字除以三,得出了2核9常的戰績,實際的情況估計也的確差不多,美國人後來自己承認確實是損失了2核10常。同樣,美國人最初累加的戰果是6核21常,也還是覺得不對,只好修正為4核10常的結果出來,而聯軍的實際損失是3核7常。
反正都是一筆糊塗帳,至於誰對誰吹牛,至少現在是沒有辦法精確統計的,因為這些真實的損失資料一般都是若干年以後才正式公佈出來。
對於美國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很不利的訊息,千辛萬苦才獲得的加那利群島“就這樣被當作誘餌丟掉卻僅僅是殲滅了一個小編隊而已,結果自己還損失了大量的戰鬥機”,這是五角大樓很不高興的地方,國內主要軍事評論員也認為這樣下去戰爭必將持久化,隨著土而其人的投降美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東非戰場上將會因為以色列的失敗而發生逆轉,隨之而來的強大中俄陸空軍肯定是美軍的災難。
這讓負責戰場指揮的大西洋艦隊司令維那奇。謝爾比上將受到了來自華盛頓的嚴厲批評,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克偉爾。福爾斯陸軍上將不好說什麼,海軍參謀長蘭德。辛普森上將更是焦躁不安,因為這是自己擬定的計劃卻出了這麼大的漏子,原來以為可以用加那利群島和第6艦隊引誘歐洲人上當並狠狠地啃上一口,可惜,後面的執行對,這是戰役執行上出了問題。
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結論對謝爾比上將很不利,甚至連大西洋艦隊將“如此重大的決定性戰役”的指揮權指定給第6艦隊司令皮爾。阿伯丁上將,而自己卻安然地呆在亞速爾群島上“曬太陽”也成了謝爾比上將失職的證據。結果,大西洋艦隊司令和第6艦隊司令都被五角大樓書面警告一次,連帶著,就是沒有什麼差錯的第3艦隊司令亨茨威爾。格林中將也遭到了口頭斥責。要不是國防部長愛爾遜看在謝爾比一貫對自己比較恭敬的份上,估計
按照道理來說,這次不行再找機會進行決戰也就是了。
但美國人不是沒有焦躁的理由,因為情報顯示,歐洲人正在全速製造航空母艦,原定在明年3月才能正式成軍的三艘航空母艦將被提前到11月,而美國人自己的7艘主力艦就是全面開工最快也要到明年初以後才能正式服役,這樣一來整個歐洲戰場上的海軍軍力對比將出現逆轉,原本加上俄羅斯是9比9,但是現在這樣下去很危險。
這還沒有算上已經得到歐洲人財政支援的俄羅斯和中國的造艦計劃。
陸軍方面就甭提了,這是美國人的傳統弱項,別說中俄兩個陸地霸王就連面對德國人也不敢輕易說兩句大話出來。
空軍方面也不用說了,強大的三方同盟正在滿負荷狂造戰鬥機,每月下線竟然300多架,可美國和盟友加在一起也達不到他們的80%。三方常規軍力的有時還在不斷地擴充套件,而且這差距還將繼續擴大,誰叫三方軍事工業特別是戰鬥機製造方面幾乎已經一體化了呢?按照五角大樓私下估計來說就是,全面的空中決戰已經距離美軍不遠了。
看著安然躲藏在加那利群島的聯合艦隊,參聯會明白,這次沒有能夠殲滅聯合艦隊實在是“上帝沒開眼”,以後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