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智文鄙夷地用日語罵了小鬼子一通,特別是用鬼子最引以為自傲的武士道精神,還有陸軍操典上的拼刺刀條令來激怒三個小鬼子。
三個小鬼子這才意識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絕不是他們的日本特工,而是一個痛恨日本人的中國人。
受傷的小鬼子端起槍,吼著向譚智文刺過來時,譚智文冷笑一聲,用日語道:“慢!奶奶的小鬼子,你們的長官是怎麼教你們的?怕我了?你們陸軍操典上拼刺刀要退子彈的條令都忘了?”
三個小鬼子一楞,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徹底被眼前這個中國人激怒了。小鬼子果然一拉槍栓,三個鬼子兵齊嶄嶄地把子彈從三八大蓋裡退了出來。
黃澄澄的子彈落在了地上,譚智文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眼中殺氣頓生。在蘇聯特訓的時候,他對小鬼子的條令太瞭解了。
日本兵的三八式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非自動彈倉式步槍,後座力是當時的步槍中最小的,殺傷力也不大。該步槍的安全裝置是位於槍機尾部的一個圓形凸起,將槍機開啟,從上面壓入五發彈夾,保險為凸起的豎直位置,即待發狀態。
想要關閉保險只需將凸起部分按下並右旋四十五度,即可鎖定槍機與撞針進入保險狀態。由於三八大蓋在關閉保險時需要用右手掌心下部按住保險蓋,然後向右旋轉四十五度。
這個動作在較遠距離上看與退子彈的動作確實很相似很容易混淆,所以許多人就誤會日本人拼刺刀前要退子彈。
其實,日本軍部並沒有要求士兵拼刺刀時退子彈,陸軍操典中也沒這個條令,譚智文故意這麼說,只是為了激怒鬼子而已。
由於步槍的原因,日軍要求在密集情況下拼刺刀時不準開槍,以防傷及己方,但並沒有要求必須退子彈。因為三八大蓋的特殊構造,在持槍拼刺刀時,基本不會造成保險意外開啟而誤擊發。
在日軍的實戰中,指揮官發現,日本兵的三八大蓋子彈穿透力強,如果對著敵方開槍,子彈容易穿透敵方再射殺到與敵方正面相對的自己人身上。
而且當時的日本兵,軍事素養極高,拼刺刀的技術,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中國的軍隊在與日本人拼刺刀時,基本要三到五人,才能對付一個日本兵。
因此,當時在中國戰場幾乎遇不到象模象樣抵抗的日本兵驕橫無比,加上武士道精神的作怪,日本兵才會在大規模拼刺刀時子彈退膛。在小股部隊作戰或者單兵拼刺刀時,子彈根本不退膛。
譚智文在蘇聯學習訓練時,瞭解了日軍的特點。他故意用言語刺激眼前的三個日本兵,迫使他們子彈退膛,就是防止自己一旦沒完全恢復狀態,不能快速順利地格殺他們時,沒死的日本兵會開槍,從而引來大隊日軍。
見到譚智文僅以手中的一根小竹竿要和三個小鬼子拼殺,剛從驚慌羞辱中回過神來的李茹停止了哭喊,吃驚地看著譚智文。
她心中太擔心譚智文的安危了,但譚智文臉上堅毅的神色,卻給了李茹極大的安慰。她還不知道譚智文已經恢復了記憶,只是想起了娜爾金上尉說過的話,有些失憶的人,可能會忘了一些事,但也有可能不會忘記本能。
如果譚智文真屬於這種情況,那麼,憑父親老李對李茹說過的譚智文的故事,李茹有充足的信心相信,譚智文絕對能輕鬆對付眼前的三個鬼子兵。
就在她驚疑不定地看著譚智文時,那個受傷的日本兵端著步槍,大喊一聲向譚智文刺殺過來。
譚智文一個側步,用手中的竹竿格開了日本兵手中的三八大蓋。他本可以在此時一擊殺死那個日本兵,可譚智文刻意想在李茹面前露一手,想一下子同時殺死三個日本兵,因此,並沒有立即殺了衝上前來的日本兵。
日本兵的刺殺再一次落空,心中開始驚慌了。譚智文輕蔑地道:“小鬼子,你們三個一起上!”
這句話,他是用中文說的,為的就是讓李茹聽懂。三個日本兵,有兩個沒聽明白譚智文的話,可從他伸出三粒手指,對著他們勾了幾勾的動作上,他們也明白了譚智文的意思。
三個小鬼子遭遇到如此奇恥大辱,都不禁暴跳如雷。小鬼子端著槍,呈扇形圍住了譚智文,同時大喊一聲,三枝三八大蓋上閃著寒光的刺刀,直插向譚智文的胸前。
譚智文也是大吼一聲,他一低頭,手中的竹竿猛地戳向地下。小鬼子雖然穿著厚實的大頭皮靴,可譚智文的竹竿一下子戳在其中一個小鬼子的腳板上,還是讓那個小鬼子痛得哇哇大叫,手中的三八大蓋一下子失去了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