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4部分

在努力拉攏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世家子弟,薦舉那些有名的賢才入朝為官,收攏他們年幼的子弟入中央大學堂就讀,現在基呂布麾下的有名文官大多都是世家子弟。他們的家族大部分都是清廉處事,即便偶有貪腐的世家。也在過去的廉政風暴裡清除掉了,現在跟隨呂布的世家都還信得過,可惜的是,這樣的世家只佔所有世家豪強的一兩成而已,剩下五六成都是在旁坐觀的中立世家。

呂布對世家的現實戰略便是,緊密團結那些進步親善世家。積極爭取那些中立世家,分化遏制消除那些反對世家,爭取積聚百分之八十的力量去對付那百分之二十的力量,雖然現實往往會退到百分之六十與百分之四十的對抗,呂布還是頗為滿意的。跟之前所設想的世家聯合傾翻一切、汝南袁家不可戰勝的估計,真實情況更樂觀一些。

呂布沒有頒佈廢奴,但他以有教無類教化萬民的儒家精神去下令,要求所有奴僕都要參與全民教育,多年後,這些會識字能看書的奴僕們意識覺醒了,便是新型僱傭關係開始建立的時候,到時奴隸制度自然消亡。

呂布把某些世家手裡得到的良田、荒地均分給那些自耕農,降低糧賦,獲得了自耕農的支援。

呂布把從某些世家手裡得到的商鋪平分給那些商人,興辦中央錢莊對商人階層實行貸款,獲得了商人階層的支援。

呂布大興屯田,獲得了流民的支援。

呂布高薪養廉,獲得了中下層官吏的支援。

呂布文采斐然,又大興文教,獲得了文士階層的支援。

呂布大興通天教,也把治下所有民眾的精神、思想凝聚在一起。

當然呂布最根本的是一直擁有所有軍人的支援乃至於崇拜,這才是他立足之基。

遙想西漢,有兩次土地兼併。西漢第一次土地兼併的浪潮,在漢武帝時代就開始出現,幸好,漢武帝手裡除了土地還有軍隊和官營工商業兩大殺器,仗著軍隊和能夠源源不斷提供錢財的官營工商業,武帝削除豪強和商人,總算將第一次土地兼併**壓制下去,而得到的土地,一方面變成了公田,也就是皇帝和朝廷所有的財產,而另一方面,則被武帝又一次分發出去,分給那些被土地兼併剝奪了田地的民眾。不過,漢武帝的政策並不可能扭轉土地兼併的浪潮繼續發展,在其死後,經過短暫的平靜,西漢朝廷第二次土地兼併浪潮很快在漢成帝和漢哀帝時代爆發,這一次,西漢中央朝廷手裡的軍隊已經被豪強子弟滲入,官營工商業被侵奪,徹底變成了沒牙的老虎,王莽實行變革,卻因為他將大量軍隊用於對付匈奴等外敵,國內平叛力量不足,加上官辦工商業被侵奪,使得他面對世家豪強沒有底氣,一系列政策全部消亡,最後王朝消亡。

呂布現在做一系列改革的底氣便在於,他既有錢袋子,也掌握了筆桿子,更掌握了槍桿子,他還透過政務院工部、軍務院軍備部以及軍需部,掌握了大量官辦工商業,這些工商業都擁有劃時代的技術。迅速壟斷了整個行業,使得聞風而動的世家豪強只能分得殘羹剩炙。

從二十一世紀來的他,雖然是個吊絲,卻也懂得要尊重基本經濟規律,這樣的他自然不會像王莽一樣行事。呂布沒有濫改幣制,還儘量保持貨幣的穩定。並花大力氣地平抑物價,特別是糧價,當物價平穩糧價沒有高走之際,民眾都能餵飽肚子,很多人可以做到豐衣足食,這樣的情況明顯比呂布當政前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要好上百倍,呂布的統治基礎可謂是牢不可破。

王莽身上亦有呂布欣賞並樂意效仿的。

王莽很重視教育工作,擴大太學招生。太學生數量破紀錄超過一萬人。他還下令各地興建學校,讓更多的孩子讀書增長知識。王莽在京城為學者蓋了一萬間房子,建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對古典文獻有所專長的,都召到京師做研究,前後來了千把人,每天討論儒家學問。

呂布以儒家學說教化萬民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興全民教育的政策,鄴城朝廷治下各地小學堂、中學堂的基礎教育已經全面鋪開。而因為呂布精心的安排,每個小學生、中學生回到家裡都向他們的父母彙報學習內容。也間接地教會了他們的父母認字以及更精深的文化知識,從呂布開始推行全民教育政策的光熹元年到光熹五年的五年間,所有民眾都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大部分民眾都能夠連蒙帶猜地看懂大漢日報,從此之後,世家豪強對民眾的愚弄已經宣告瓦解。大漢民眾自此以後只相信大漢日報絕不相信世家豪強的空口白話。

呂布因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助於自己削弱那些世家官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