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這種口誤一旦被別人得知,那,本王這顆人頭,可就不保了。”
唐瑛吐了一下舌頭:“明白了,我也說順口了,不知怎麼就溜出一句來。”
“嗯,本王知道。本王決定了,洛陽行宮保留下來,不毀了。你這下該放心了吧?”
唐瑛笑了:“秦王的決定真是英明。”
“咳,你的馬屁功夫不怎麼樣。”
“呵呵,慢慢學好了。”
李世民笑了:“本王不希望你學會。好了,去休息吧,明兒起,你要協助玄齡完成宮裡物品的清理。”
“是。”唐瑛看出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還有話說,既然不想讓她聽,她也知趣點趕緊走吧。
唐瑛離開好長時間了,長孫。無忌才驚歎道:“難道那些瓦崗軍裡的傳言是真的?唐瑛真有未卜先知的能耐?”
“怎麼可能?”房玄齡把手亂擺:“她若。真有那種本事,還會眼睜睜地看著單雄信尋死不成?我看,八成真是口誤。”
“什麼、未卜先知,不過,是,是胡說。”。杜如晦哼哼:“唐瑛說的、很有道理,秦王,本,本來就有,有帝王才能。”
李世民陰沉著臉,想了很久,才慢慢道:“我也相信她。是口誤。相處這麼久了,本王覺得,她沒什麼未卜先知的本事,以往,她在瓦崗軍中的預言都有很強的依據,她天生分析事情的能力就比較強,加上想問題的方式也與眾不同,所以,能做出一些正確的預言很正常。所以,本王的意見是,如果她的預言真是靈驗的話,那麼,我們寧可信其有。”
長孫無忌等三人同時點頭了。對於以後的發展方。向,他們都已經心裡有數了,完全清楚李世民的暗示。
李世民想了想,又笑了:“或許,唐瑛的這種預言本。事,對本王來說,是好事。”
長孫無忌道:“她。的口誤應徵了王天師的話,這說明,冥冥之中,定有天意。”
李世民嗯了一聲,卻嚴肅地警告三人:“此話到此為止,不可再說。”
房玄齡小心應道:“秦王,話可以不說,但,您無須擔心什麼。既然天命如此,想想何妨。”
“以後再說吧。”李世民咳了一聲:“回長安後見機行事吧。萬事有所準備即可,卻不要太過於表現了。你們聽著,本王不希望身邊再出現第二個劉文靜。”
“是,臣等明白了。”
房玄齡等人馬上應聲回答。是呀,誰也不能再當劉文靜了,他們不能,秦王也不能。
李世民警告了三人後,又把思緒拉回到剛才唐瑛的話中了,秦毀滅在自己手裡,隋也毀滅在自己手裡,這個道理很明白;前朝的文化需要繼承,並要傳承下去,這個道理似乎有些糊塗,嗯,我來問問他們。
“各位,文化的繼承本王有點清楚了,就是將現在的這些東西全部留下,可,傳承……怎麼傳?就是繼續留著?發揚呢?”
“這……”房玄齡苦笑:“臣的理解是,把現在的這些東西,繼續傳下去?可,唐瑛又說,推翻的就是隋的制度呀?怎麼又要繼承和傳承?”
杜如晦也在皺眉頭:“禮、樂、典籍,聖人之說,繼承當、當然,可……似有不同。”
長孫無忌也在苦苦思索這個:“臣也在想,聖之禮樂典章,百家學說當然應該繼續下去,可,這等宮殿、飾品……也算文治?唐瑛所言的文化,似有與眾不同之處。”
李世民一聽,喲,不是我一個人糊塗呀,大家都糊塗,得,別問你們,越問越糊塗:“算了,唐瑛總有出人意料的言詞,待本王去問她。”
長孫無忌沉聲道:“這正是她出奇之處,也是可用之處。”
所有的人一起點頭了。
望著大殿的硃紅大門,李世民想的更多:“本王從十三歲開始跟隨皇上征戰沙場,到今日一統中原,立下的戰功皇上也很滿意。可是,皇上多次提到,本王能武不能文,讀書太少,與太子相比,這就是本王最大的不足。本王在想,既然唐瑛今日提到了文化的繼承和傳承,本王就從這裡下功夫,讓皇上看看,本王一樣能文能武。”
李世民不需要說的太明白,在座的三個人都是聰明人。要想在藩王的位置上更進一步,取得皇帝的支援至關重要。眼下,李世民的軍功很大了,在軍隊中的威望也很高了,但,要想得到皇帝的認可,光有武那是不夠的,畢竟,打天下靠武力,治理天下就要靠文了。因此,李世民話一說出來,三個人幾乎是同時彎下了身子,做出了跟隨到底的姿態。而這些,卻是引起這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