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之後轉出來,臉色陰沉地看著他:“他已經不在乎了。”
“和我們想的一樣。”應決然無奈地嘆氣,“也知道我們不會在登月艙上動什麼手腳。有恃無恐。但是李真……他究竟打算怎麼辦?他如果想偽裝成三個人其中的一個進艙,這時候也該出現了。”
“他應該有分寸。”戴炳成說出一句話,接著便是沉悶的咳嗽聲。
應決然走過去扶住他……然後聽到基地上空迴盪起一陣低沉的嘯響。
是在基地的每一個角落都聽得到的嘯響,不像警報那樣淒厲,而是有節奏的“滴滴”聲,就好像有汽車在鳴笛。這種聲音意味著出現了某種突發狀況——不是外敵入侵或者火警,而是“全體動員”。
應決然因為聽到這突如其來的聲響而微微一緊的心又平靜下來——因為這聲音並不代表發生了什麼壞事。
然而下一刻,他頓時瞪大眼睛、同戴炳成面面相覷。
來電了。
第五十八章天空堡壘
或許這個世界從未為同一件事而齊聲歡呼過,但在這一日這件事情的的確確發生了。
來電了。並非僅指電子的定向移動所產生的電流,也是指大多數人類群體的集體狀態。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國土上,無一處不是熱火朝天、揮汗如雨。
大批的勞動工人早在幾天之前就守候在工作崗位前,一旦電力重新恢復,各類機械便在第一時間開動起來。大多數人都是一邊狂喜歡呼一邊投入工作,更有人因為極度的喜悅而流出眼淚、甚至昏迷。
時隔一年多之後人類再一次進入“文明世界”,雖然明知這樣的“幸福”生活或許僅能持續幾天或是十幾天,但失而復得的東西總令人倍感珍惜,甚至有人冒著違反禁令、入獄判刑的危險在白日裡便開啟電燈,以期享受那麼一團小小的人造光明。
但若以心情激動的程度而言,平民或許並非情緒波動最猛烈的群體。另外一些人,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例如眼下,位於太平洋上空一萬五千米高度的遠端戰略轟炸機“天空堡壘”駕駛艙中的兩個駕駛員。
這是一支由兩百八十三架重型轟炸機所組成的編隊,他們的目標是南美洲。實際上這僅僅是長途奔襲者隊伍當中的一支——另有數支轟炸機編隊也已從各國空軍基地起飛,直奔那一片被異種與類種盤踞的土地。
這一次的行動的官方代號為“和平”——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摒棄了各國之間看似不可調和的分歧與矛盾,由尚存諸國組成聯合武力,共同面對同一個敵人。
但私下裡,例如在駕駛艙中,兩位機組成員卻將他們的這一次行動稱為“和平1號行動”。
既然是1號行動,便意味著還有二號行動。
其實私底下“和平2號行動”行動也有另一個名字——“核平2號行動”。
不清楚取名的大佬們心裡究竟怎麼想,但作為基層官兵而言,他們認為這麼一個名字念在嘴邊兒具有相當的震撼力。因為大家似乎都清楚,一旦這一波長途奔襲並未取得預期戰果,人類將使用現階段能夠掌握的最終武力——核彈。
視線相當良好,天空當中萬里無雲。上方機群的陰影斜斜投射下來,就好像一片平靜的鋼鐵濃雲。其實兩個人從前就執行過此類任務——那時候這世界還是人們已知的那個那個世界,而沒有像後來官方解釋的那樣,“因為太陽黑子與超新星爆發的共同影響、電力中斷”。他們駕駛同一架飛機飛躍廣闊的太平洋進入戰場,並且傾瀉數億噸計的烈性爆炸物。也是在那時候他們親眼看到太平洋艦隊的旗艦“鎮國將軍號”核動力航空母艦被擊沉——在此之前人人都以為這場戰爭毫無懸念。
其實用“擊沉”這個詞也並不恰當——它似乎是被活活“拖”進水下的,連帶航母編隊當中的其他護衛艦。
他們在返航之前所見的最後情景是,過於靠近海岸的航母編隊附近海域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頭——那些人頭面目猙獰,口中發出嘶啞的呼喊。就好像天生會水,並且比任何一個游泳健將都精於此道。
哪怕是上千上萬的人拿這樣一支編隊都毫無辦法,因為現在早就不是依靠人海戰術就能取得勝利的時代了。但問題是,來襲者似乎並非“成千上萬”——他們幾乎將海面填滿,用血肉之軀生生造出了一大片廣闊的陸地。他從未見過那麼多的人聚集在一處,以至於在那一刻他產生了錯覺——這些人應當足有百萬之多。
但戰後的一份報告證明他的估算是錯誤的。當時並非有“百萬之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