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他們擁有一批高水準的專欄作家,他們認為一批實力很強的專欄作家是一本雜誌實力的體現。

《時尚·COSMO》就擁有一批資深的時尚流行、時裝美容、健康心理、職場、兩性關係專欄作家。

他們極具專業水準和優美文筆的文章是《時尚·COSMO》能夠擁有一批忠實讀者的吸引力所在。

我自己是寫評論和專欄的作家,自然知道頂級寫手的作用了。

但是要明白的是雖然是好評論家,但是要適合讀者型別的作家才是最重要的。

我自己寫的內容比較傾向設計,讀者大概是設計人、企業家佔多數,因此未必符合辦公室的白領女孩兒看。

我翻閱了他們最近幾期的雜誌,讀了幾篇時尚、生活方式、職場關係的文章,感覺很青春,很直接,很煽情,虛實結合,配上那麼精彩的圖片,的確具有很好的競爭力的。

我注意到美國版《COSMO》,明星的八卦新聞佔相當重要的比例,因此也向中國版的編輯們瞭解如何處理這個方向的走向,他們提出:用明星名流談論時尚及生活方式的態度,實現白領女性的明星夢想這個原則是要堅持的。

其中也包括服裝美容欄目內集中介紹明星、名流最愛的服裝、美容、名錶、配飾等奢侈品牌;生活方式內容涉及明星名流最愛的美食、家居、名車、娛樂場所、度假勝地;話題欄目涉及明星名流的時尚話題,女性對奢侈品的內心糾葛,名人明星的生活態度;人物欄目採訪到一般媒體採訪不到的頂級明星名流,一線明星,年度大戲,富豪榜名人,全面直擊他們的心靈深處生活細節;資訊內容不同於網路上的花邊新聞,而是優雅地談論八卦,用時尚的腔調娛樂。

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在中國,哪些人是他們這本雜誌的主要讀者群,他們告訴我:女性82%以上,大學以上的也佔85%以上,大部分是企業內的職業女性,這些讀者的個人月收入接近1萬元,家庭月收入在2萬元以上,這批讀者首選的時尚雜誌就是《COSMO》,和我在美國大企業的白領中看到的情況比較接近。

《時尚芭莎》時尚集團旗下的16本雜誌中,發展得比較迅速的一本是《時尚芭莎》,主編是個漂亮的女孩,叫蘇芒,原來是音樂學院學古箏的,怎麼轉來做了視覺刊物的主編,我就不知道了。

但從這本雜誌的水平來看,她的確做得不錯。

我認識蘇芒也有好幾年了,看見她從來都是風風火火,幾乎沒有時間坐下來和我聊過天。

她把雜誌的活動搞得大張旗鼓,雜誌賣得非常好,廣告業務也蒸蒸日上。

因此,講到時尚集團,《時尚芭莎》不可不談。

070早期的美國版《芭莎》封面美國版《芭莎》國內現在出版的這本《時尚芭莎》源於美國的一份很出名的時尚刊物,叫做《Harper'sBazaar》,可以翻譯成《哈珀斯·芭莎》,過去也有翻譯為《哈潑斯》的。

這本雜誌的歷史估計有140年了,早年不是時尚雜誌,倒更多是家庭型別的刊物,後來逐步變化,成為比較主流的刊物了。

這本雜誌在英國出版叫做《Harpers&Queen》。

原版的《哈珀斯·芭莎》在美國和英國是針對上中產職業婦女讀者的,屬於年紀成熟、收入偏高那個層次。

按照他們自己定位,這雜誌是給“盛裝女人,盛裝智慧”(thewell…dressedwomanandthewell…dressedmind)的女性看的。

後面這句話寫得比較巧:“thewell…dressedmind”,直譯是“大腦也穿得很講究”,換成中國——俗話翻譯,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等的女性。

作為月刊,美國的《哈珀斯·芭莎》雜誌的特別之處,我看是強調多元化的內容,努力成為一個時裝面貌的文化雜誌,每期的編輯都找了攝影師、藝術家、設計師、作者討論,為這一期創立一個與眾不同的“複雜化”的看時尚、美容和通俗文化的角度,他們叫做“todelivera‘sophisticated’perspective”。 txt小說上傳分享

時尚時代 第一部分(13)

注意,雜誌定位是三個物件:一是時尚(fashion),二是美容(beauty),三是通俗文化(popularculture)。

《芭莎》幾十年來基本就是辦成了這麼一個雜誌,因此讀者群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