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做得極為高明,明眼人也看不出究竟.送禮的時候,人人都不落下,上至劉璋,下至一般屬官,全都有份.這樣一來,誰也看不出事情的首尾.一般人收到曹操的禮物,自然受寵若驚,不由得偏向曹操.曹操此舉可謂一舉兩得,不僅能掩人耳目,還能籠絡人心.當然,雖然人人都有份,可東西就大不相同了.
彼時,張松、法正、許靖、鄭度、黃權、劉巴、李恢、費觀、吳懿等人盡被劉璋召來商議對策.這幾人當中,張松、法正、許靖、鄭度四人是傾向於曹操的,黃權、劉巴、李恢三人卻站在劉璋這一邊,費觀、吳懿二人乃是劉璋姻親,自然也是站在劉璋一邊.
眾人分兩邊而坐,張松等人居右,許靖坐在上首,黃權等人居左,黃權坐在上首.這些人當中,對接下來所議之事或是瞭如指掌,或是知道一鱗半爪,或是根本不知.
劉璋先將大概的情形說了一下,然後問計於眾人,當以何策應付.
黃權、劉巴二人從一開始便勸劉璋不要重用曹操,恐有養虎之患.奈何劉璋那時一則為曹操名聲所惑,二則想以曹操北拒張魯,未曾聽從二人之言,以至有今日之事.在收回曹操手中那三萬兵馬一事上,二人更是狠勸劉璋與曹操決裂,可惜曹操此事勢力已成,劉璋心中盡多顧忌,猶豫不決,最後不了了之.
等劉璋一說完,黃權起身向劉璋躬身行了一禮,又向堂上眾人致意一番,開聲道:"主公,諸位,曹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刻已有自立之意,絕對不能再姑息養jian,致成大禍!"
對於曹操的野心,不管是張松等人,還是黃權等人,都是看得極為清楚.對此,張松等人與曹操是心照不宣.在劉璋和曹操兩邊,自然看好曹操,將今後的前程可都押在曹操身上了,當然得為曹操說話.
張松遂起而道:"不然,曹孟德自歸主公以來,盡心竭力為主公效命,為主公掃滅張魯,全取漢中,此何等大功也!主公委曹孟德以重任,加為徵北將軍,濟寧侯,令鎮漢中,嘉賞其功.君臣相得,一時引為佳話.此番募兵,曹孟德亦曾徵得主公首肯.至於所募兵數與先前所報不符的問題,恐是以訛傳訛,將此事誇大了.我料曹孟德必不會如此大膽,敢瞞著主公做下如此簪越之事.此事還望主公明察,可派人去漢中詳查,若真如傳言一般,再作決斷不遲.否則,如果草率行事,冤枉好人不說,就算曹孟德真的做下了這事,只會適得其反,逼他自立."
說了一大堆,最後這句話卻最是關鍵,堂上眾人都不由為之所動.
劉巴卻道:"此話差矣,主公已派人核查過了,曹操確是募集了五萬兵馬.此番募兵,曹操上報只一萬之數,實募三萬之數,相差何去千里,只此一點,便可知曹操已經起了二心.不然何須募集如此之多的兵馬,非欲圖我益州而何?"!~!
..
第一百二十章 蜀中有事(下)
Www!不等他人出言反駁,黃權介面道:"正是,曹操昔日乃是一方諸侯,豈甘久居主公之下!如今之勢,曹操早晚必反,早圖之,禍小,晚圖之,禍大,宜早不宜遲啊,主公!"
法正道:"主公,此事還需三思而後行,如今曹孟德擁兵十萬之眾,以其之才,若是真心為主公效命,由他坐鎮漢中,北據馬、韓,東敵劉備,可保我益州一境安寧.其人若果有二心,以他如今的勢力,蜀中稍有異動,必會知覺,到時兵戎相見,試問益州何人能敵曹孟德!"
對劉璋來說,最好曹操真的沒有二心,這樣他就可以高枕無憂,安安樂樂的做他的一州之主.其實劉璋倒沒把事情想的這麼嚴重,以為曹操會立刻背反,只是想壓制一下曹操,將其控制在手中,以防萬一.早在曹操新得漢中之時劉璋就應該有這種想法才是,那時曹操立足未穩,倒是容易制肘.可那時劉璋一方面為曹操所矇蔽,一方面有點興奮過頭了,也沒往這方面想.況且那時曹操新勝,立下如此大功,就是想要對他動手,也掩不住悠悠眾口.等劉璋知覺的時候,已經晚了.後來在撤兵一事上稍微lou出點苗頭來,曹操已經牢牢控制住了整個漢中和手中的兵馬.
真正觸怒劉璋的是此次募兵的事,劉璋也不是傻蛋,一聞知此事,便知大大不妙.但私心裡卻在不斷的為曹操找藉口,不願接受曹操背叛的這個幾近事實的推斷.
聽了法正的這番話,引起眾人的共鳴,一時交頭接耳,你一言我一語的,好不吵雜!
是啊,試想一下,益州何人能敵曹操!如今梓潼又在曹操手裡,一動干戈,曹操兵馬一月日內便可出漢中,過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