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則是北境的大日王庭和西域的萬妖祖庭。

大日王庭,原是大日族可汗所居的王帳所在,經過數千年發展,已經成為草原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這昔日來去如風,牧馬狩獵的遊牧民族經過數個王朝的剿滅,最悽慘的時候亦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更是成為了大夏朝廷的心腹大患,無時無刻不在覬覦中原肥沃的土地和資源。

萬妖祖庭則是相反,所謂萬妖只是自欺欺人罷了,即便有十八路妖王崛起,但因為沒有天妖的統帥,各自為政,互相敵視,論及內亂,比起大夏王室和天道盟還要嚴重得多,所以綜合實力比大日王庭稍遜一籌。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誰也不知那些妖王會不會突然抽風,摒棄舊怨,攜手合作,所以任誰也不敢小覷它的影響力。

三宮則是天顏宮、落花宮與丹心宮。

天顏宮掌控大夏偏北境的六州,與大日族廝殺慘烈;

落花宮掌控大夏偏西境的六州,與玄霧山脈摩擦不斷;

丹心宮掌控大夏偏南境的六州,與天巫部落有著血海深仇;

再加上四尊中的問天閣掌控偏東境的六州,與東海十三島遙遙對峙,這就是大夏境內除天道盟外的四家地品宗門。

這四宗要麼在當年的大戰中明哲保身,要麼趁勢崛起,吸取了驚神宗的教訓,夾在天道盟和大夏朝廷之間,走一條微妙的平衡路線。

一方面,與天道盟共同壓制大夏朝廷,成為雄踞一方的諸侯,甚至建立起國中之國。

另一方面,又助大夏朝廷抗擊四夷,分擔壓力,讓王室騰出更多的精力與天道盟明爭暗鬥,以防天道盟徹底坐大後,也對四宗生出剿滅之心。

而最後的四尊,別看名字尊貴,實則暗含貶義。

因為這四方勢力中,都供奉著一尊神像,受前人恩澤。

南疆天巫部落供奉祖巫像,這信奉上古巫族的部落曾經大舉入侵中原,散佈瘟疫恐懼,弄得民不聊生,被當時的大渝朝廷派軍剿滅後,靈皇還御駕親征,打回南疆,斬下當時的族長頭顱,震懾四方。

不過那一戰後,靈皇回朝沒多久就英年早逝,據傳就與族長血祭萬魂,催動的祖巫神像脫不開干係,可見其神秘陰詭。

東海十三島供奉武帝像,萬年前,人族偏居一隅的地方就是東海。

雖然如今武帝建立的華國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東海對於武帝的崇拜依舊深入骨髓,年年祭祀,自號人族起源。

不過正因為有這種自命不凡的感覺,東海十三島團結一致的同時,又十分排外。

外來者在東海交易倒不妨事,若想長期定居,就會受到各種盤查與或明或暗的歧視。

這種不明智的排外,導致東海雖然沒有大規模的天災**,但發展速度總是不溫不火,自保有餘,進取不足,也算是大夏四夷邊境中最安分的一處。

有趣的是,天問閣供奉的也是一尊貨真價實的武帝神像,因為天問閣的前身是大陸第一世家軒轅氏,始祖就是武帝軒轅。

這個世家之所以能傳承萬年之久,是因為它不參與歷朝歷代的皇室爭權,烽煙戰火,即便當年華國覆滅,它也超然物外。

只是在千年前驚神宗覆滅後,軒轅世家不知受了什麼刺激,突然轉為宗門,自號天問,主動移至東境,與東海十三島對峙。

最後的一尊神像則是鮫人族所儲存的天妖遺蛻了,正因為有那等守護,鮫人才是目前唯一大規模存活的異人族,同時滄洱的影響力也舉足輕重,無可忽視。

這十方勢力和大夏朝廷便代表著金字塔的頂層,便如此時高坐於雲端的返虛強者們,神龍見首不見尾,等閒不會露面。

但天機秘鑰的出世,終於引來了它們的關注。

好在這是青州,四夷的高手就算再眼熱,也不敢深入大夏境內,因此有機會爭奪的,也就是佔據正統名分的大夏朝廷,地利佔優的天顏宮和落花宮,以及……

天道盟!

這一刻,那浩浩蕩蕩席捲而來的颶風將整個天幕幾乎分成了兩個世界

一側天昏地暗,風起雲湧,另一側風平浪靜,一切安然,雙方彷彿被一道無形無邊的牆壁分割,兩種奇景的對比,讓人歎為觀止。

下方有些機警的武者見情勢不對,掉頭就走,卻總有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依舊徘徊不定,妄圖得些好處。

迎接他們的,是毀滅。

“一群螻蟻,也想渾水摸魚?”

平淡的聲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