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訓的遺屍搬到城裡去,但是隨便移動棺木有不敬、不孝之嫌,當世人是不敢隨便犯這種忌諱的。
林縛拉東陽鄉黨共建河口,林夢得是最早將銀子投進來的,他在後街出資修建的幾處宅子即將落成,當即表示要將最好的一處宅子讓給幾位夫人及少夫人、小公子、孫少爺搬進去暫住。
林夢得這幾處宅子的格局都與集雲居相仿,都有前院、正院與後院三進院落,有兩處宅子緊挨著,可以打通,形成一座大宅。
這座宅子雖說遠遠不能跟上林渡的林家大宅相比,但在河口這邊新建之地,卻是難得的好宅子,讓幾位夫人、小公子、孫少爺以及丫鬟、婆子們住進去,再從逃難鄉民僱幾個可靠的幫傭,生活也能勉強安頓下來。
“夢得叔的宅子,也不能白住,我看本家就照雙倍造價直接買下來得了……”林續祿說道。
“不敢,不敢,我手裡能有些積蓄,也是本家所賜,”林夢得說道,“幾位夫人要住,拿去住就是,我隔天就將房契過到本家名下,銀子不銀子的事情,三少爺莫要提。”
“呃……”林庭訓的堂侄子、林記貨棧的大管事、本家子弟裡排行老七的林續宏輕咳了一聲,說道:“時局起復難定,這邊緊挨著江寧城,比鄉下要安全十倍、百倍。河口這邊也是新建之地,林家在這裡買宅子,再買些地,又有老十七照應,在江寧也不能算客戶。多一處落腳的地方也是好處……”言下之意不僅僅是在河口暫時落腳,而是要在這裡置辦固定的家業。
顧盈袖看了林縛一眼,見林縛正襟危坐,好像這事真跟他沒有半點關係似的。
諸多人裡,三位族老或許說還有些老腦筋,畢竟年紀大了,不願意折騰;還未到而立之年的林續宏卻是最好拉攏的。
河口這邊除了安置普通民眾的圍攏屋外,東陽鄉黨沿南北長街及后街出資修建的店鋪、宅院也初成規模。
現在的河口這邊不要說跟城裡比了,繁榮也遠不及城南的龍藏浦與曲陽鎮。東陽鄉黨當初原意將銀子投過來,一是林縛無償給地,再一個他們要給顧悟塵的面子。鄉陽鄉黨參與都很踴躍,反正投錢進來有房子搬在那裡,不過他們暫時還沒有搬過來住或者將生意移到這邊來的心思。有林縛、林夢得居中聯絡,林家要從他們手裡出高價把即將建成的店鋪、宅院買過來,不是什麼難事。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一批東陽鄉黨要算最原始的房產投資商了。
老七林續宏建議本家直接在河口置辦家業,林續祿蹙眉想了片刻,問幾位夫人:“三嬸孃、六嬸孃、七嬸孃、二嫂嫂,你們覺得呢?”不待四個女人回答,他又說道,“老十七在河口立足都不足五個月的時候,河口已有這般模樣,當真是不容易。也不知道洪澤浦的亂事幾時能平定,既然老十七與顧大人都倡議東陽鄉黨共建河口,我們林家也不應該落於人後……”他已然是傾向直接在河口置辦家業。
洪澤浦亂事有些來勢洶洶,也怨石樑河兩岸以及洪澤浦周邊滯留的流民太多了,劉安兒舉旗幾乎是一呼百應,江東郡內又沒有足夠的兵力平叛,林續祿不得不考慮要是叛軍要是威脅到東陽府城,他家人也要到江寧避難。
現在就置辦家業,總比到時候如喪家之犬好。
當然了,林續祿最初是想直接到城裡買宅子的,但是林庭訓停屍在河口,誰也不能住進城裡去。
按“服制”,子、妻妾要守孝二十七個月,也就是常說的守孝三年,林續祿最少也要代父守孝百日,但是林續祿心裡清楚,棺木一日停在河口,幾位夫人都留在河口,他也不能離開這邊。
林續祿心想差不多在洪澤浦亂事平定之前,大家都要在河口住下來。
“林家也是因水而興,聽老人說上林渡口最初也荒涼得很,”少夫人馬氏想著留在河口能依仗林縛,不然光她婆婆三夫人就能將她死死的吃死,她插嘴道,“我一個婦道人家,什麼也不懂,但是這幾天看這裡,日後未必沒有上林渡的氣象哩。”
少夫人馬氏的父親是個老秀才,從小跟著讀過幾年書,性子強,在當世的婦女中算是有些見識的。
河口這邊許多建築都沒有建起來,但是規劃的模樣已經有了雛形。
河口這邊是十字街格局,從江岸碼頭出來的南北長街直接連上車馬便道直通東華門官道,還有一條后街從河堤碼頭出來東西向貫穿河口。
說是南北長街,實際只有四百步長,后街也只有三百步長,東陽鄉黨主要是圍著南北長街與后街建店鋪與宅院。以林縛拿後世的眼光來看,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