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無雙的想法有些幼稚,但徐真還是答應了下來,許諾她,待李道宗諫言之時,必定會站在他的身後,但徐真自己心裡清楚,哪怕打退了吐蕃,為了懷柔安撫,使得後患無憂地攻打高句麗,到了最後,聖人還是會將一名郡主給嫁過去的,只是人選還是不是李無雙,那就不敢妄言了。
李無雙聽得徐真答應自己,心頭也是大喜,她從未覺得徐真有這麼討喜過,臨出門之時,終於扭過頭來,紅著臉說道:“喂,謝謝”
第一百零六章 道宗請戰徐真力挺
自古父母多情深,豈不聞舐犢之深切,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若李無雙嫁到了吐蕃去,今生今世,又如何再見一兩回?這姑娘家雖然喜愛舞槍弄棒,到底是個思家思父母的嬌貴丫頭,真個兒嫁到了吐蕃去,雖榮寵尊貴,到底是孤獨異客,免不得老死在外,怎叫父母不疼惜?
河廣難航莫我過,為之安否近如何,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李道宗捨不得這女兒,李無雙又如何放得下自家父母?一時間悽悽切切,生在帝王家,多有身不由己,但作為皇家宗室,許多時候亦是做不得自家的主,為官多圓滑的李道宗,今次卻不得不逆流而上,為自家姑娘爭取一番!
聖人近日多煩憂,二子相爭無結果,心中兀自左右為難,高句麗之情勢同樣刻不容緩,如此才聽取了朝臣的諫言,暫時任由吐蕃放肆一回,蒐羅宗室之女和親息事,心裡頭卻頗不舒暢。
他李世民征伐半生,何曾示人以弱,東西突厥吐谷渾回紇等諸多異邦,哪一個不是俯首稱臣,偏這吐蕃如此逼迫,縱使尋常人家,以嫁女來求和,亦是一樁恥辱,又何況堂堂大唐天國上邦?
為了這事情,李世民也是心中多有懊悔,然而君子一言九鼎,語出擲地有聲,前日才說了同意和親,又豈有今日反口之事?
這日大朝,諸事議論完畢,李道宗終於出班而表奏曰:“臣有事啟奏聖聽,而今內外事多,實不該提及,然心中眷顧國威,卻是茶飯不思多日,今日也就斗膽請聖人垂聽”
李道宗說得真切嚴謹,諸文武無不側耳,聖人也是心中疑惑,這李道宗前者因貪墨而被罷黜,過後才複用起來,到了吐谷渾又建立了好大一番功勞,這才重見於朝廷,凡事也不敢爭先恐後,只顧著埋頭低調,今日怎地如此作態?
“皇叔有事儘管奏明,諸多愛卿一同參詳則個。”
長孫無忌等老謀臣見李道宗這軟骨頭居然硬朗了起來,心知他要提及吐蕃之事,一個個以眼色相溝通,多有聯合抵制之意。
果不其然,李道宗也不賣關子,開門見山道曰:“聖上英明,目下大唐聲威並重,遠播於四海,萬國來朝,無不臣服,這吐蕃雖非彈丸之地,但也是一個個野蠻生人,無甚教化,堪稱烏合之眾,卻寇邊以求親,臣以為此非求親,實乃逼親!若我大唐示敵以弱,今後少不得震懾不住,今日有吐蕃逼親得果,他日必趁機侵犯我天朝國威,諸多番邦異族又如何看待?”
“雖知陛下體恤子民,不願勞師動眾,傷了民力根據,然為了以儆效尤,說不得要敲山震虎,免得讓這吐蕃開了先例,使得諸多小國野人都以為我大唐安生懼戰!臣不肖,願請為先鋒,驅逐吐蕃野人,以振國威!”
李道宗奏完,微微抬起頭來,雙目之中盡是熱切的希冀和戰意!
李世民為這吐蕃之事,心中正懊悔不已,這幾日也沒個貼心的臣子提及,還以為諸多武將都偏安一隅,不願征伐,今聞皇叔上表請戰,心頭頓時激奮,然表面上卻不置可否,丟給了諸多文武。
“眾位卿家以為皇叔之言如何?”
長孫無忌等一幫老臣早已溝通完善,此番一個個深埋著頭,並不表態,卻是暗中掇使幾個不甚要緊的小官小吏,諫言聖上以立儲和遼東大事為重,年前才平蕩了吐谷渾,餘威尚存云云。
聖人見如此熱血之時,一干武將竟無一人應答,心中不禁憤慨,正欲發作,卻見一人長身而出,朗聲道:“徐真附議,願為李將軍馬前之卒,驅逐吐蕃,以振天國上邦之聲威!”
諸多老謀臣子聽聞徐真之言,一個個咬牙切齒,心中暗罵道:“豎子恁地如此多事!”
這些人經歷風雨太多,深知大唐如今之繁盛得之不易,而國君乃根本所在,若立儲之事久久無定論,其他事情再如何籌謀,也是無法心安。
然他們卻沒有徐真這般的眼力,所謂立儲,所立者無論是魏王還是晉王,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