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緬甸大軍,使得緬甸軍隊更加的束手無策。
到了這個時候,英國人的一隻軍隊已然打到了馬圭省的敏巫城,距離那馬圭省治所馬圭城幾乎是僅有一步之遙。
原本極力支援北伐的聲音到了這一刻已經越來越小,而力主南下平定叛亂的聲音是越來越大,畢竟,如果馬圭城一失,那麼,那些該死的叛軍甚至可以進逼緬甸國都曼德勒。到了那個時候,就是再想調兵南下也來不及了。
雖然孟雲王也捨不得吐出已經到嘴的肉,但是南方的形勢已經是危危可岌,驚惶憤怒的孟雲王只得下令,命令那位率軍北伐的馬拉都督再調五萬大軍回援,餘下的兵馬退至所佔領的龍陵等地固守待援。待平定了南方的叛亂之後,再徐圖保山等地。
孟雲王之所以如此信心,那是因為英國佬支援了他們的火器全都用在了北伐軍中,如今,全部南調,雙方都持有火器,而緬甸軍又人多勢眾,豈能不勝?至少孟雲王已經在咬牙切齒地下了決定,等到攻破了謬杭,捉到了那阿拉幹王室餘孽杜倫拉兌,一定要用大象把這傢伙活生生地踩死,方消自己的心頭之恨。
而就在孟雲王從緬甸各邦各省調兵遣將南下,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給那些反覆無常,卑鄙無恥的英國佬以及那個該死的阿拉幹餘孽教訓的當口,北方的情勢,卻在暗暗地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早在那緬甸軍方調動之初,克欽邦、撣邦的土司和部族首領們在這段時期都暗中地與一些來歷不明的人暗中接觸著,而等緬甸調動了大軍開始進攻雲南,又開始大肆在克欽邦、撣邦等地就近徵糧草物資開始,這數十年來,每一次戰爭,都讓克欽邦及撣邦這兩個與雲南相鄰的緬甸領土上的百姓遭受無數的苦難,部族首領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園成為緬甸和那些清軍肆虐的戰場。
而今,緬甸大軍再次北征,十餘萬大軍,所需要的食物以及各種物資,還要從克欽邦、撣邦徵發同樣數量的民伕,使得那怨聲更重。不過,這一次,雖然戰爭的規模空前,卻沒有一如以往一般引起克欽邦和撣邦的騷亂,領軍的都督馬拉還以為這兩個邦的土司和部族首領們總算是比之以前識趣多了,而實際上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大肆派兵搜刮土司和部落的糧草之後,大量的糧食從雲南境內悄然地送到了這些土司和部族的手中。
而等到了傳來了英阿聯軍開始進犯緬甸南部的若開邦地區時,大批身份不明的軍隊,從雲南境內悄然地進入了緬甸的克欽邦和撣邦地區,在那些當地土司和部落首領們的幫助之下,集結在了人煙稀少的克欽邦北部與撣邦東部。
就像是兩頭潛伏於原始叢林之中的噬血猛獸,正安靜地避於樹木的掩映之後,死死地盯著那在水澗邊悠然吃草飲水的獵物,只要時機恰當,它們就會毫不留情地躍出掩體,用它們那鋒利如刀的爪牙,把獵物撕得粉碎。
在緬甸王國的東邊,已經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卻克里王朝的的建立者,向昔日的滿清王朝俯首納貢之時,自稱為鄭信之子鄭華的暹羅國王昭丕耶卻克里此刻內心充滿了絕望的陰影。
自從他接納了安南南朝國王阮福映,這位昔日的對手,如今的亡國之君開始,厄運彷彿就開始降臨到了暹羅的身上,先是北面的南掌等小國出現了大量的中華軍隊,緊接著,在南方,那個昔日被暹羅和安南南朝所併吞的港口國開始大舉北進,如今沒有君主在位的柬埔寨王國根本就不是蓄謀以久的中華帝國的軍隊的對手。
僅僅三個月不到,柬埔寨的新國王就在中華帝國的冊封之下,登基為王。之後,向中華帝國俯首稱臣,並將原屬於港口國所有土地交還其國。
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又一個的國家都向著那中華帝國俯首稱臣,並且,開始在各自的國內大力推行漢學漢字,而那些華人大肆開辦漢學學堂,這些國家的軍隊與官員,華人都佔據著不小的比例,除了緬甸,還有暹羅。
可是,就在一年之前,那位安南傀儡皇帝下達了徵暹令,之後,港口國、柬埔寨王國以及寮國四國齊齊響應,以安南大都督李大雙為帥,領四國聯軍八萬餘人,開始了對暹羅的入侵。
暹羅國三面受敵,左遮又擋,昭丕耶卻克里率軍使出了吃奶的勁,卻仍舊不敵,泰國東部和北部的領土被這數國聯軍逐漸蠶食。
而在半年之前,那位梁鵬飛,也就是安南的實際掌控者,南洋的擁有者,開始向滿清帝國發動進攻之後,對於暹羅的壓力輕了許多,昭丕耶卻克里稍稍鬆了口氣,左思右想之下,原本還想留著那逃至了暹羅的安南南朝國王阮福映父子,等時機成熟,侵戰柬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