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好人》都無法取得好的票房,但那年《十面埋伏》將《哈利波特》擠出暑期檔則是一個不爭的壟斷事實,所以,新導演對第五代這種做法提出怨言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這句話賈樟柯根本沒有資格說。
在我看來,第五代由於名氣問題而壟斷檔期的這種作法顯然也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就如同西藥一般,只治標治不了本。一部《傷城》雖然口碑不錯,但從發行力度等諸多方面來說,它還是無法與《黃金甲》相抗衡的,可以說《黃金甲》勝利的優勢是先天註定的。
其實,這主要涉及了兩方面原因,第一個問題就是商業片的數量還是太少,我們知道在美國,一個成熟的院線,其小成本的商業片將大成本製作的影片拉下馬來的事情多有發生,換句話說,那種競爭是存在的,觀眾的選擇性很多,這樣一來,大片絕對不可能再壟斷票房了。所以,救世的最好辦法不是壟斷,而是競爭,從這點上說,賈樟柯是代人立言,勇氣可嘉。
第二個問題是藝術院線的極不完善,致使賈氏類似的電影根本沒有放映的特定的場所。作為一些藝術電影,是電影領域中不能或缺的,但拍藝術電影的成了一種風氣,那麼這便是一種可怕的事情,終歸電影是一項產業,投資人是需要回報的,這一點很重要。所以賈樟柯以《三峽好人》去責備《黃金甲》頗有些不明智,他的影片只能放在若干小影院中,雖然中國此類影院暫時不健全。
第三評:大片
關於中國大片的格式問題許多人已經總結過了,什麼武打+宮廷+場面+大投入等等,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大片不等於商業片,這一點十分重要。
國內導演拍過大片的只有三個人,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
但很不幸,這三位導演基本上都違背了大片的最基本要求,即大片一定是商業片。作為中國電影產業來說,拍大片的目的只能有一個,那就是救世,換取高額的票房回報,這是勿庸置疑的事情,但我們這幾位導演都把拍大片的標準放在了奧斯卡上,這是極度錯誤的。
我們知道,所謂的大片都是大資金的投入,這一點很重要。作為投資者,尋求得自然是回報,所以高票房是一種保證,如果沒有很好的回報,那麼對影視產業的投資環境也是一種莫大的傷害,投資人將會失去投資的信心,如果這樣的話,大片就休矣了。
在中國,由於勞動力的低兼價格,由於這三個人的名號響亮,也由於影視檔期的壟斷性,大片基本上能收回成本,但如果這些保證都失去了,大片就已經被自己逼到了絕路上了,所以大片第一個目的就是要收回成本,這是雷打不動的前提。
而作為世界最風光的獎項奧斯卡獎,其實絕不是大片所能摘得的。我們看了許多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獎影片,幾乎沒有一部是大製作的影片,包括《臥虎藏龍》,都算不上大的製作。所以用大片衝擊奧斯卡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而另外一個方面,中國這幾位大片導演,張陳二人作為第五代的領軍人物,向來就是形式大於天的,大資金的注入只能讓他們更注重形式感,故事蒼白也就更加在所難免了。而奧斯卡作為最會講故事的好萊塢最高獎項,形式一般來說都是次要的評審標準,所以,中國大片跟奧斯卡是一點關係沒有,用大片搶小金人也是撞天暈一般地無聊。
有人說,中國不要拍大片了,筆者認為這倒是無所謂了,比如說《真實的謊言》,我想導演根本不會想這部大片要衝擊奧斯卡吧,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提示,拍大片不一定就是要獲獎的影片,但大片一定要是商業片,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為衝奧而拍,那麼這大片還是算了吧,在好萊塢證明自己遠不如讓國內觀眾爽心來得實惠,這才是大片的真諦所在。
第四評:雷雨
很高興張藝謀導演這次能夠借鑑《雷雨》,但也只是借了裡面的人物關係而已。
張藝謀的影視作品中大凡是原著改編的效果都還不錯,例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而《英雄》《十面埋伏》則就差了一些,由此而見,張藝謀絕不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人,所以這次借了《雷雨》的殼應該還是值得期待的。
事實證明,這次故事還算講得不錯,當然,這肯定得益於《雷雨》的幫助。
但我們看《雷雨》的時候會發現許多問題,那就是《雷雨》這部作品本身就極具莎翁的色彩,所以當我們看到《夜宴》的時候,會好象與《黃金甲》有許多相似之處,主要在於一個直接,一個間接,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將王后都提到了最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