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二更總算趕上了,擦汗。這樣就還欠大家13日和14日的各一更,小鐵保證會抽時間補上的!順便,馬上又是新的一週了,而且分強ing,請大家幫著小鐵推薦收藏飛起來!也請多多評論哦!萬謝!)
都姓戚?
莊軼疑頓片刻,悟過來估計都是戚家人結同心鎖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一人多半是家僕,舊時家僕都有冠姓的習俗。另外一人則是戚家本家人,畢竟這種份量的金鑲玉同心鎖,不是家僕的財力能夠負擔的。
聽聞如果世間男女的愛情能夠感動月老,他就會賜給戀人同心鎖,讓戀人從此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這是關於同心鎖的美好傳說,世間熱戀的戀人們大多相信,走到每處結同心鎖的地方几乎都要去結一個。即便不信的戀人們,也不免隨了流俗。
可惜生生世世永結同心的心願甚難到達月老處,買鎖的錢倒是實打實進了攤販的腰包,無法保證百分百祈願成真的同心鎖,大多數的下場是鎖仍成雙成對,人已勞燕分飛。
同心鎖這東西,不過是種理想象徵和美好期望。如果所有愛情的忠貞炙熱綿長都能用一把鎖來鎖住,世上就不會有那麼多心痛欲裂、愁斷人腸了。
莊軼蹄子撥拉下這把同心鎖,戚婉心,戚小木,不知道這對戀人結果如何。
不過不管是在一起還是已分離,多半都已歸了黃土吧,畢竟能活到九十鮐背百歲期頤的老人是極少數,況且照戚家寨人的說法,戚家本家全族老少是一夜之間悉數失蹤的,生死未知。
莊軼挺喜歡這金鑲玉鎖,主要是裡面的玉,溫潤細膩脂滑,他打算找個妥善的地方藏起來,以後來盤狼神廟裡的寶藏時再來尋,到時候把裡面的玉摳出來送給老媽。
至於同心鎖還能不能同心麼,莊軼表示從來不考慮這種問題,單身狗對戀人們永遠不會放棄最大惡意。
另外一條狗似乎在池潭中玩上了癮,左遊右晃,撥開水面的青荇,帶動潭中綠油油的水草搭在肩上,活像披著綠披風的超狗。
莊軼很無語,他覺得戚嶽山山民給偷雞狗的尊稱一開始就錯了,不應該叫“狼神”,應該叫“二狼神”。
“二狼神”一個猛子紮下去,又玩起了潛水,不時給莊軼撈起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爛瓦、碎石、腐木、魚,莊軼正想叫停瘋玩的偷雞狗,他準備讓偷雞狗將金鑲玉同心鎖放回潭中,既然幾百年都沒有人發現,幾百天更不用多說。最壞估計,莊軼也不認為自己會當上兩三年的豬。
可是偷雞狗此刻卻銜出了一塊四四方方的石板,在水中波盪之際,石板上的水草淤泥漸漸被洗滌,露出了板上一張女人的畫像。
是個少女,民國時期典型的女學生裝扮,清純,娟秀,素雅,青藍上衣,黑色長裙,劉海齊眉,兩條長辮輕搭胸前,撐一把油紙傘站在竹林中,嬌憨地側頭衝刻畫人微笑。刻畫人筆觸細膩寫實,少女的笑容栩栩如生,莊軼眨巴了兩下眼,覺得畫中少女似乎要躍畫而出一樣。
是個戚家的小姐吧,莊軼想,豬蹄再將石板抹乾淨些,見到下方有一行小字:留翠竹林,小木。
小木的話,那畫中人多半就是戚婉心了。
莊軼看向畫中的戚婉心,覺得她的樣子有些面熟,他自然不可能見到過民國時代的女學生,奇怪。
聽到有腳步聲朝這邊走來,莊軼讓偷雞狗將同心鎖和石板畫銜回潭底放好,其他東西一古腦兒全扔進潭裡。
來人是彭十四和彭晴雪。
不同於其他遊客,彭十四似乎對這座廢墟殘土有著更為別樣的情愫,這個七十古稀的老人在孫女的陪伴下一寸一寸摸過斷壁殘垣,眼中淚意從來沒有過絲毫乾涸。
莊軼記得老族長曾經說過,當年戚家本家的最後一名男丁戚十三少離開戚嶽山時,本家中僅餘留了戚十三少奶奶腹中的胎兒,如果那胎兒有幸誕下並活到現在,約摸就是七十剛出頭的樣子,和彭十四的年齡差不多吧。
莊軼看向彭十四。
十三,十四,這兩個緊挨在一起的數字從來沒有如此值得推敲。
彭晴雪雖然一臉疑惑,不知道為什麼爺爺今天這麼容易感動落淚,但善解人意的小姑娘默默陪在老人旁,一句話也不多說,就是在看到莊軼和偷雞狗的時候笑道:“唉呀,原來三胖和土豪金在這裡。”
彭十四抹了抹眼中滿溢的淚道:“晴雪,你想去玩就去吧,我就在這附近隨便走走。”
“可是……”
“不要可是了,你爺爺我好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