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終於從特政長官的職位上解脫了出來,區議長相對清閒得多,他也有時間來幹自己想幹的事了——如果不是選民和區議員們都擁護他擔任區議長,而也只有他才有足夠的威望和才能擔任這一職務,他還想拋開公職,轉而投入原道寧的聖戰軍服役。這一直就是他的夢想,只可惜這麼多年過去了,夢想卻還沒有實現。
有些人妄圖利用主腦達到自己的陰暗目的,但在得知主腦是由鳳九淵提供,採取全新‘九天’智控系統,而‘九天’智控系統並非‘鳳舞’系統的升級版,是由鳳天麟去往科拉米亞後,集合人類與科拉米亞的智控理念和科技,耗時多年開發出的新一代智控系統後,也就只得放棄了。
人類社會所使用的智控系統依舊是鳳舞三代,這還是鳳天麟完成了它的升級之後,180年來就再沒有進行過哪怕一次的升級。鳳九淵接著完成了鳳舞四代和五代的升級,但鳳舞四代也只是在星海工業出品戰艦上才用到,而五代卻只有無回城推出的戰艦系列才有。幾乎所有國家對鳳舞四代系統都還沒有摸索明白,也就沒來得及研究五代系統了,‘九天’系統甚至連聽都沒人聽過。
科拉米亞的戰爭還在繼續,儘管打得非常的慘烈,但怪物大軍已經被擊得節節敗退。從它們拼死進攻的情形來看,它們顯然想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為它們接下來的戰略佈局開啟局面,但它們似乎沒有料到會有那麼多作戰經驗豐富的人類高階軍官加入到科拉米亞軍隊中去,指揮帶領他們作戰,並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戰爭的消耗量和需求量非常的巨大,特別是騎兵級輕型突擊型和標準戰艦,魯博姆先前訂購下的500萬艦輕突已經不敷使用,要無回城這邊每個月至少能夠提供30萬艘以上的數量,並逐月增加。而標準戰艦先前的20萬艘訂單量也增加到了50萬艘,並希望星海工業能夠儘量大努力擴大產能,以滿足戰爭消耗的需要。
面對如此駭人的戰爭消耗,鳳九淵起初以為魯博姆是在未雨綢繆,後來在瞭解到前線的戰況之後,才知道怪物大軍是全力攻擊科拉米亞,而科拉米亞也是拼死在抵抗。如果不是八千年來時刻都在準備著,儲備了豐富的物資,科拉米亞哪裡有可能頂住怪物大軍的攻擊,並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呢?
星海工業的擴能無疑極大的刺激了特政區的經濟發展,間接地解決了將近億人的就業問題。如今的星海工業是特政區當之無愧的支撐產業、最龐大的工業實體。在特政區統轄的範圍內,星海工業擁有總計36多萬處資源採集點,共在2000多顆行政星或是荒蕪星上建立起了共計6700多條各種生產線,即便是在整個人類世界裡,也是排行前三的龐大工業集團了。
星海工業有個特點:建立起一整套的戰艦生產體系,從最小的鉚釘到最大型的推進系統和武器系統,實現一條龍式的自給自足。縱觀其他兵器工業廠商,為了減輕企業本身的成本和運營負擔,幾乎只是掌握幾項要害的技術和關鍵部位的生產製造,其他能夠買到的都買,最後再組裝推出。這樣做的好處雖然多,但也有個明顯的弊端,那就是受制於人。鳳九淵最討厭的就是別人騎在他頭上拉屎拉尿,他不喜歡求人,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儘管這會令他付出更為巨大的代價,但他還是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了。事實證明,他這種一條龍式的產業體系非常成功,一旦建立起來,其利潤將是驚人的。
目前,泰坦國營兵器工業集團和安拉聯盟兵器工業集團都開始效仿他的這一做法,只不過舉步維艱,還沒有像樣的成果——誰讓他們手裡不能掌握所有的技術呢?東施效顰,好處沒撈著,反而把自己給坑了進去。
如今的星海工業是家大業大,除了盡最大努力完成科拉米亞的訂單外,還開始涉及民用太空飛行器、電子、通訊、能源、重型機械等多個行業,並與多傢俱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建立起了合作關係——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避免星海工業一家獨大,並帶動整個實體工業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實現特政區工業全面跨越。
鳳九淵卸任後,約拿。卡梅里擔任了星海工業總工程師,帶領著他的團隊為星海工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對標準戰艦和高速攻擊艦作出了許多技術改進和最佳化,明顯的提升了戰艦的效能,得到了鳳九淵的讚賞和肯定。而對於卡梅里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設計出一款全新的、效能並不比天使比戰艦系列落後的戰艦,那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要不然星海工業的創新方面只有依靠鳳九淵一人,他們只不過是些頂著工程師和科學家頭銜的修理工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