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離任之前,短短兩年之間寺內正毅批准了十七部擴軍跟增加陸海軍軍費的法案,共涉及金額高達十一億日元。而1916年、17年、18年三年之間,日本財政總收入也才24億日元,但是政府總支出卻因為軍費的增加,赫然提升到了29億之巨。
這中間的差額是從哪裡來的?
是從朝鮮、臺灣、南洋等殖民地掠奪來的,是從民間、從商人哪裡來的,政府透過增迦納稅等措施,從民間跟商人那裡,搶奪來了鉅額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原本是日本民間跟商人從歐戰中分享到的戰爭紅利。
軍事力量的作用,原敬始終認為“政治應高於軍事”。為了抑制逐漸膨脹的軍閥勢力,認為廢除那龐大的陸海軍軍費之前,必須先行控制藩閥的過度擴張,為此他跟自己的幕僚們經過磋商,決定先行廢止參謀本部和殖民地長官武官專任制,允許文官擔任。
只可惜,他的這一項政策才一出**便遭到了陸海相的強烈反對,同時軍隊高階將領也密集上書,指責他的‘無能政策’。
有鑑於幾位元老沒有表態,加上原敬的改革措施得到了皇室的支援,他信心十足的強要推行下去。當然,未免引起陸海軍各藩閥勢力的過度敵視,他也做出了讓步,向陸海相承諾不著急不廢止參謀本部。但是卻高舉屠刀對準了各海外殖民地,目的就是要把對殖民地的統治地從力統治改為文官統治,藉此打擊陸海軍尤其是陸軍各藩閥勢力對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