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腳,可以說,歷史上漢口的陷落以及陽夏戰爭的慘烈、戰事的不利局面,此人至少要附上一半以上的責任。
當然這些都不是讓李漢記住他的原因,據說這位生前在當代文人中聲譽不佳,說其罵聲一片都不為過的名人,沒想到卻在死後快一個世紀之後,堂而皇之的進入了某地方政府的當地名人堂之中,更有官員為私利,不惜請一些專家、學者為其歌功頌德。
若只是無恥的吹噓什麼‘促進民族融合’在和諧的天朝還算能夠說得過去,但是請人稱讚其品質卓越,堪稱古人忠君之典範就有些過了,竟然還有人為其作序,利益一詞果然誘惑,竟然能將黑白顛倒,可憐數千亡魂哀嚎無人聞聽,果然古來可笑。
說來不巧,李漢的父親,在國內文人界頗有些名望,他之所以能夠記住這些,完全是因為,當時受邀請的學者之中就有他父親,不過被很有民國文人風骨的老頭子拒絕罷了!
搖了搖頭,他回答道:“我聽說他被俘之時甚至曾漏死志,寧可為滿清韃子掉了腦袋也拒絕接受軍政府的半碗飯。。。。沒想到幾天之後又不惜將妻兒老幼為人質,結果借同盟會、共進會之爭奪了漢口民軍總司令之職,箇中之變。。。。興許也只有武昌那邊已經紅了眼睛的一群人才會相信吧!”
他臉上有些無奈,後世他家的老頭子拒絕為其立傳的時候,他家的老頭子,那位國內資深近代史教授曾經詳細的為他介紹過此人歷史上的大過,說句不誇張的話,當時因他一場愚忠,幾乎折損了兩千以上的新生的武昌軍政府的精銳老兵,要知道這一批人可都是經過朝廷訓練多年的精兵,而當時的軍政府手中掌握的這樣的新軍也不過四五千上下,一下去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又要分散三地駐守,才造成了歷史上軍政府自他之後一直未能奪回漢口的劣勢,並損失了數千軍政府士兵。而戰事上的失敗又影響到了政治上,才致使南方革命勢力普遍患上了恐袁症,導致南北議和時北方佔盡好處。
毫不誇張的稱呼此人乃是歷史的罪人也不為過。
李東來不是笨人,眼睛微微一眯就明白了他話中的意思,隱隱臉上多出了一縷算計之色,不過很快就褪去了,畢竟才剛犯事,他心中也明白,先生雖然不說,但是對於情報司越過自己私自行動的做法有些不安了起來,當下便躬身請示道:“先生的意思是武昌那邊要吃虧?”
李漢點了點頭,起身來到屋內懸掛的地圖前,默默計算起了鄂中方面的得失起來。
“需要屬下想辦法通知武昌那邊嗎?”
李東來有些拘謹的問道。
李漢頭也不回的擺了擺手:“不必了,你當武昌那邊都是傻子嗎?熊秉坤、蔡濟民等人都曾經是軍政府巨頭,要說沒提醒軍政府注意此人是不可能的,結果還不是一樣。。。。武昌那邊的水深著呢,我有感覺。。。。孫黃二人就要來了,甚至袁世凱。。。。看朝廷的意思也將要出來重掌大局了,讓他們輸一場打醒某些人也是好的。。。”
他微微頓了頓,臉上才多出了幾分笑意:“。。。。至少對於鄂中來說,是好事。。。。。武昌那邊的手伸的有點長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話是這麼說,或許只有李漢自己才知道鄂中現在有多麼危險吧。
眼睛死死的盯著地圖上的一個標識,那個小小的標識,卻代表著一個幾乎無法攻陷的城池,至少暫時不是他能動得了的存在………武勝關。眉頭緊皺,李漢在腦袋中拼命的回憶著,若果他的那些已經變得模糊起來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一鎮北洋軍已經在武勝關後面的信陽集結,雖然因為鄂中的失守,導致這支原本此時應該已經抵達孝感的軍隊在信陽多待了一週,但是他有一種感覺。。。。似乎。。。似乎原本歷史上並未發生大戰的鄂中,將會成為繼武昌之後的另一個主戰場。。。。
“北洋第六鎮。。。。王士珍!”
心中思及前兩日他督派馬榮成待其巡視鄂中城防回來時,曾經與他提到的,希望儘快派出軍隊拿下武勝關,因為據往來兩省的商旅介紹,前段時間有大量的新軍駐進河南重鎮信陽,馬榮成派人打探了一番之後,才知道竟然是北洋王士珍的第六鎮!而且如今萌昌也將指揮部設在了信陽,只是不知道因什麼原因,大軍抵達信陽之後,便停止了南下的腳步。
馬榮成或許不知道第六鎮為何停止南下,知道這段歷史的李漢卻知道。王士珍身為北洋三傑之首,更是三人中最擅長權謀之人,一身才學幾乎不在老袁之下,更難得的是人非常懂得輕重,也很能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