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進行了調整。先後將北海艦隊的406醫院、東海艦隊的412醫院、南海艦隊的422醫院擴編為中心醫院。在海軍部隊相對集中的地區新建和接收了6所醫院,部隊基層衛生醫療力量也有所加強。海軍醫學科學研究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專業研究和群眾性研究相結合。海軍醫學研究所已設有海軍輻射防護、潛水醫學、艦艇衛生、海軍衛生勤務、海軍流行病和海軍航空醫學等6個研究室,擁有科技人員近300人,其中包括中、高階職稱的科研人員120多人。全所擁有價值達900餘萬元的科研實驗儀器和裝置,其中貴重的精密儀器100餘臺,成為中國惟一具有一定規模和多學科的海軍軍事醫學研究機構。

(四)海軍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1977年以後)

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中央領導全黨全國人民逐步實行歷史性的偉大轉變,人民海軍的建設也進入了以現代化為中心的新歷史時期。在新的歷史時期,海軍遵照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等領導人對海軍的指示和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透過深化改革,加速以現代化為中心的根本建設。海軍建設的奮鬥目標是,在20世紀末或更長一段時期內,建設一支精幹頂用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即達到機構精幹、指揮靈便、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反應快速、效率很高、戰鬥力很強的精兵的要求,真正成為一支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大的人民海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海軍建設在武器裝備、軍事訓練、院校教育、戰場建設、後勤保障、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逐步走上科學化、正規化建設的軌道。與此同時,部隊不僅執行了大量的日常勤務,而且圓滿地完成了艦隊出訪等國家和軍委賦予的許多重大任務,顯示了海軍現代戰鬥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海軍初步形成海上機動作戰、基地防禦作戰和海基自衛核反擊作戰的裝備體系,海上機動編隊的防空、反潛、反艦和電子對抗能力有所增強。

1、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

50年代至70年代,海軍的武器裝備建設經歷了從繳獲、接收、購買、轉讓製造、仿製改進,到自行研製等階段。其間儘管遇到了種種艱難曲折,第一代海軍武器裝還是自行研製出來了。但是這一時期,特別是60年代至70年代,世界上科學技術正當日新月異之際,而中國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失去了與國際先進技術交流的機會,因而自行研製的新裝備不僅在效能上與世界發達國家海軍的差距拉大了,更為嚴重的是,由於林彪、“四人幫”對軍工生產的干擾破壞,許多自行研製的配套裝備,在質量上有大量遺留問題沒有解決。針對種種情況,海軍採取了一系列對策。

全面整頓現有裝備。“文化大革命”時期,林彪、“四人幫”肆意破壞裝備科研機構建設,把科學技術發展規律和合理的規章制度都斥之為資產階級的條條框框,質量明顯不合格的武器裝備也強迫部隊接收。這一切嚴重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早在1972年,周恩來總理就下決心要整頓,但在“四人幫”干擾下難以進行。直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後,解決軍工產品質量問題才真正提上了日程。1977年、1978年,鄧小平、李先念對軍工產品質量問題作過多次指示。1978年5月,海軍裝備技術部組成五個小組分別對五種型號主要艦艇進行調查,共查出335個問題。海軍提出著重解決魚雷攻擊核潛艇、導彈驅逐艦、常規動力潛艇、導彈艇、獵潛艇等五型艦艇的技術質量和缺裝問題。國家計劃委員會、國防工業辦公室與有關部委商定,於1978年12月成立了五型艦艇工程領導小組。海軍自1979年8月起,從上到下集中3個月時間,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質量、技術、安全大檢查。五型艦艇的遺留問題,經過工業、科研單位和部隊、軍事代表室的共同努力,至1985年,除個別技術難度大的專案轉入正常科研外,絕大部分專案都已完成攻關,並作了補裝、換裝的安排,使海軍第一代艦艇、武器、裝置基本上得到完善。

為了鞏固發展已取得的裝備成果,保證海軍獲得優質頂用的裝備,海軍在軍工科研、生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頓和加強海軍駐廠軍事代表工作,軍事代表制度的恢復和加強,進一步調動了廣大軍事代表的積極性;建立與健全標準、規範、規程等技術法規;堅持與加強定型工作;開展裝備可靠性研究,加強設計、製造和使用中的可靠性管理;人民海軍的武器裝備,長期以來只有戰術技術指標要求,沒有制定科學的檢修期和貯存期。直到70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