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章三千多字,我盡力了。
今天我們家老爺子來探望我,我得去恭迎。
今天就不寫了。我還得把我的電腦解決了去。
觀佛三昧
太后和太妃們閒聊,日頭慢慢偏了,涼意便上來了。“這天兒已經冷成這樣了。”太后頗有感慨,太妃們都起身告辭。
回了屋太后也讓我們先回去:“趁著日頭走吧,再晚要冷的。”我們謝了恩退出來。
皇上還沒下旨換裝,已是初秋都還穿著夏裝,到了下午涼意越濃。我早就覺得冷,出了門一經風便打了個寒顫,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趕緊雙手抱臂。
四福晉在我身旁,見我此狀溫和詢問:“冷了吧?”沒待我答話,八福晉便接過話來:“四嫂,咱們是同路,一起回吧。”對我略一點頭兒,便拽著四福晉走了。真是讓我無話可說的怠慢。
松嬤嬤在門口等著我,我跟她客氣:“讓嬤嬤久等了。”她只是微微躬身:“小姐,不要讓娘娘久等才是。”實在是太好了,這個紫禁城中幾乎沒人待見我。
從此整日在屋裡學規矩,除了去給宜妃請安,不許我出房門,等同於軟禁,這我也忍了。那松嬤嬤就差糾正我的睡姿了,我還忍了。
幾乎百忍成鋼,連佳期都歎服了:“小姐,原以為您一定不會甘願。”
我長長的伸懶腰:“我自然不會甘願,不過忍過這一時罷了。再說,沒了松嬤嬤也會有樹嬤嬤。”幸虧,我不會一輩子待在宮裡。
佳期取了圍領幫我圍上,一面囑咐:“這次咱們去太后那裡,您可更得謹慎。”我低頭看自己:“放心,為了那闔府上下,我也省得輕重。”
最近康熙皇上新封了個貴人,要搬到宜妃的承乾宮來,我得給人騰地方。宜妃不肯把我放回去,於是去求了太后娘娘,讓我和佳期住到慈寧宮去。
太后宮裡的趙嬤嬤帶了太監來,幫我抬箱籠細軟。我出去親迎,把她讓進屋看座,佳期趕緊來給她斟茶。
她是太后身邊的近人,身份比一般低等嬪妾尚貴重些。穿著是體面的,可是沒戴飾物,只梳個普通的把子頭,連根釵都沒有。圓圓的臉,短眉圓目看起來很和氣。雖說比那松嬤嬤看著慈善些,可是也不能怠慢。
佳期早從隨身的包裡,取了包好的銀兩給我,我遞給趙嬤嬤:“嬤嬤辛苦。我年輕識淺,日後還要嬤嬤多照應。”
她也不推坦然收好:“過去那邊兒,諸事都請放心。已然派了太后身邊的宮人在你那裡服侍。老身也自當盡心照應。”我給她道謝。
只是又對我說:“有一事想請小姐恕罪。”
“可不敢當,嬤嬤何出此言?”這話說得突兀,她有何事得罪我?
“太后吩咐,把姑娘安排在她老人家的近旁住著,可這近處只有一間空屋。”她住一下口似乎為難:“小姐如有什麼忌諱,不願去住,少不得給您調停去。”
這為難的樣子,我明白個七八分,最壞便是有鬧鬼之說。這幾百年的皇宮,哪個角落沒死過人,怕鬼就沒法活了。再說她說要去調停,不過面上客套。換得了直接換不就好了,何苦這一番唇舌。
我親自執壺給她斟上茶,萬分豁達懂事的樣子:“嬤嬤不必為難,有太后的福運庇護哪來的什麼忌諱。”
外面小宮女來請:“嬤嬤,那邊兒都收拾妥當,請姑娘過去吧。”我去扶她起身,先去給宜妃娘娘告辭。宜妃教導一番要守規矩就放我出來了。又去給太后請安,太后正在誦經不便打攪,便先去我的住處看看。
是間不大的屋子,現在又添了幾樣擺設看著有點擁擠。窗下有張書桌,筆墨皆全。趙嬤嬤看了就皺眉,指著那套筆墨用具就怪責身後的小宮女:“這套舊具怎麼不扔了,還擦它做什麼?”
分給我的那個宮女叫巧兒,本來接應了佳期的東西,兩個人在一旁交待細節,聽了這話趕緊過來解釋:“嬤嬤,這些雖是舊具,可也是當年太后娘娘賞賜的,是以奴婢不敢做主。”
我去拿了筆來看:“嬤嬤,這都是好東西。何況既然是太后賞的,我留著也是我的造化。”趙嬤嬤自然就階下來。只是吩咐好好照應我,臨走又說:“姑娘先歇著吧,過會子再讓人來請您。”
我們送出去,回來就坐在桌旁,巧兒給我端了茶:“也不知道姑娘的口味,請將就了這一次吧。”話說的柔和且討喜。
我嘗一口誇讚她:“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