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王上。臣告退。”躬身緩緩退出他休息的宮殿,呂尚長步而去。
命人好生打點那些禮品後,桑達立即命人喚來了忙碌的桑德。略微跟桑德說明現狀後,桑德也皺起了眉頭。他跟父親想的都一樣。在殷商這樣一個混亂的時期,周國突然來到他這個小國進行締結友好同盟是他及所未料的事情。
原來被殷商降服,為了保證不覆滅的情況下,他們對殷商俯首稱臣,周國也一樣。同為諸侯國,一樣效力臣服與殷商,為何要締結友好同盟?這個是殷商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雖然他們與黎國也同樣以通婚的形式開始了彼此利益的盟約關係,卻是不得已的事情。當年殷商雖然派人前來進行警告,不允許他們直接與黎國進行通商,但對他們當時的形式也是相當瞭解。這回,周國同樣來締結同盟,又是一個怎樣的意思?
“父親覺得是否應該答應?”
桑達搖搖頭,嘆口氣。“這件事情相當難辦。目前周國的地位在近幾年自身的努力下開始持續上升。你也看到了,周國的富饒是現今殷商混亂中唯一的一個能讓人安心的城邑。不少的難民都往那裡逃命。民心已經從殷商那裡開始往周國偏斜。這個對殷商來說不是一個好事情。”
正文 水晶卷二(81)
“難道周國想反叛稱王嗎?”桑德使勁皺了皺眉頭。
“憑藉現在周國的實力,想反叛殷商還稍微嫌早了些。實力怎麼說都不如已經在華夏大地上盤根了幾百年的殷商。儘管現在的殷商確實已經出現亡國末世之兆。”桑達在思考的時候,特別喜歡玩把胸前的白玉鳳,摸著它的沁心涼,心底也總會不知不覺間由慌亂變為鎮定。
世人都知道。因為蘇妲己,紂王由原來的勤政撫民變為了現在的荒淫無道;也因為蘇妲己,殷商各個忠心的朝臣殺的殺、走的走,如今留下來的,無非也都是因為聞仲的關係。殷商的這位太師,是世上罕有的名將。當年如若不是他的降服,黎國根本不會對殷商稱臣。而聞仲對殷商的忠心,也是一般人少有能比得上的。聞仲在外征戰西夷幾年,回到朝歌已經大變樣。臭名昭彰的蠆盆、炮烙,還有酒池肉林腐壞了殷商的整個民心,也腐壞了殷商的紂王。姜王后和其父的死以及兩位王子的叛逃便是先兆。但,就算殷商的朝臣全部死絕。只要有聞仲在,殷商就不會滅亡。周國如果想反叛,首先要過的就是聞仲這一關。也很明顯,周國根本過不了這一關。那麼,他們現在來締結友好同盟,是為了跟他們打好關係基礎,到時候一呼百應嗎?“父親,明日您可以詢問他,是否也同樣會跟黎國締結友好同盟?”
“為何?”
“周國肯定想反叛了。如若不是這樣,他們不會在白費了這麼多年以後才來與我們進行締結友好同盟。其最終的意思,不過是想借助我們的力量來對抗朝歌。”說著,桑德的臉上開始興奮。他躊躇滿志的計劃,就是要把邘國推向世界。讓邘國與殷商的關係反過來。所以,他當年才會避過父親,以邘國王室的名義向崇國發出了極其侮辱的挑釁行為。因為崇國的國王乃是一個容易暴怒的人。如他所預料的,崇國來犯,然後他請命父親,開始往黎國借兵。這個是他早就做好的打算。
黎國差經濟,他們差軍事。兩者都因為缺陷而不完美。倒是崇國,卻在不經意間,以友好之姿,學習了他們的農耕和手工業技術之後,逐步發展壯大起來。除了本身的地利之外,還有更多的便是人力。人力和地利的結合,再加上天公的作美,想不豐收富饒都難。一國一旦經濟發展起來,軍事自然也就成為了一種威嚴象徵和保護力量,以經濟為基礎同樣穩步發展。
崇國不難打敗,因為崇國的國王很容易被征服。可是,國王容易征服,其臣子卻因為過於賢能和團結而令國王變得難以征服起來。可怕的團結和可怕的賢能。這兩樣他們都具備了。自然難以抵擋。他便只有選擇黎國。黎國跟他們擁有同樣的缺憾,為了能夠更加完美,互補自然成了首選。所以,他如願以償的前去借兵,在說服後,成功的借到了兵回來挽救邘國。
這一招是絕對的危險,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沒有犧牲,又何嘗能夠從打擊中站立。想要壯大本國,想要如同崇國一樣的國富民強自然需要冒險。
“如果他們同樣也對黎國締結友好同盟呢?”
“那就答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為何不答應?周國早有反叛之心卻一直按兵不動,原因就是缺乏與殷商抗衡的力量。所以不得不來藉助他們的實力。桑德的眼睛閃閃發光。他感覺邘國代替殷商的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