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防守?
八個箭樓,全用水泥澆築,裡面能容納十名火槍兵,箭塔必須有足夠的槍彈供應。三面都要架設大炮,目前還沒有大炮,趙巖只是把假設大炮的位置畫了下來。
然後形成一個沒有死角的火力網。
這樣的體系一成,敵人如果密集的進行攻城,必然會死傷慘重。
但這樣還不夠,如果敵人不顧傷亡不斷衝擊稜堡的話,還需要一些防止攀爬的手段。一般攀爬的最常規手段就是雲梯,雲梯這東西在牆上扣得死死的,一般很難把雲梯推下去。
一般守城的都是用一種方形的鐵盤,鐵盤下面佈滿尖刺,然後用一根繩索吊著,在城頭上架一個滾動的木架,然後直接把鐵盤沿著雲梯放下去,把攀爬的敵人紮下去後,再把鐵盤拉回來。
嗯!這東西要有,每個面都得配備幾個。
手榴彈也要有,手榴彈還可以展投擲兵,雖然野戰作用可能效果不是很大,但打防守戰還是很有效的。畢竟居高臨下,更好投擲,可以彌補火炮射慢的缺點,對付漏網之魚比較有效。
撞車則用火炮來對付,要是火炮沒有炸掉撞車,也沒什麼問題。畢竟城門被炸開,還可以在城門後面防守。
一般攻城方很少去對付城門,畢竟城門防守方可以在城門後防守,城門只是一個狹長的通道,經常撞開城門後,付出了大量的傷亡也攻不進去。
戰時還要防止敵人挖地道,防止敵人挖地道的方法早就有了,讓人在甕裡聽音辨位,然後反挖過去,直接灌硫磺或水,地道戰可以說是非常殘酷的。
這些防禦方法,已經可以十分嚴密的阻止敵人進攻了。
但稜堡還是有幾個攻陷的方法的,第一個就是用炮轟,轟他幾萬炮彈下去,可以說是笨辦法,完全用銀子砸。
第二種就是圍困,圍困到彈盡糧絕投降為止。
第三種用的就是堆土戰術,因為稜堡的城牆一般都不高,可以一路堆土前進,堆出一個比城牆還要高的土堆,一路壓過去。
防守方高度警惕的情況下,只有這三種方法能攻陷了。
城防最主要的還是警惕性以及儲備、援軍,趙巖將三個提拔上來的操守召集了起來,給他們制定下了明確的任務,以及考核標準。
操守的任務除了督促下面操練鄉勇外,還要確保堡內有足夠糧食、彈藥。平日還需派人在周邊偵查,一旦有敵軍兵臨城下,馬上進入防守狀態。
一個月的時間,趙家堡除了火炮還缺少之外,其他的防備都已完善。
這一個月當中,趙勇和林毅不斷派人押回剿匪時抓獲的俘虜,這些俘虜都被抓去勞改,數量達到三千多人,而且都是年輕力壯的。
這些俘虜抓回來,馬上成了築堡的生力軍。
在趙家堡外面建起了一個勞教所,專門看管這些土匪。普通的土匪嘍囉先一律勞改兩年,然後再進行分配。
那些土匪頭子和高層骨幹則是重犯,有勞改五年的,也有勞改十年的,視情節嚴重與否進行定罪。
這時趙勇和林毅也回來了,一個月的剿匪下來,陣亡了將近三十人。但收穫也是十分豐厚的,糧食就繳獲了五千多石,金銀合計三萬兩,騾馬三百多匹。
一共剿滅土匪十五窩,斬一千三百多級,可以說是把登州到萊州地段的官道附近的土匪都犁了一遍,除了幾窩比較頑固的土匪,其他的都被剷除。
“有的則是仗著熟悉地形,一進剿便遁隱深山,有的則是佔著險地,我們缺少攻堅能力只能望而興嘆。”趙勇向趙巖敘述了那些土匪的情況。
“另外陣亡計程車兵中,一半是因為沒有近戰兵種掩護而陣亡。另外一半則是被土匪弓弩偷襲而死,同時也虧少鎧甲。”
根據這次剿匪的經驗,趙巖意識到了許多的不足之處。先近戰單位,一般近戰單位是由火槍兵擔任,火槍兵射擊之後拔出腰刀進入方陣中,站在長槍兵的身邊與靠近的敵軍近戰。
這次剿匪因為火槍兵沒有火槍,所以就沒帶出去,結果吃虧了。一大半的傷亡都是在那場對陣戰中出現的。
另外缺少鎧甲,目前趙巖手下的工匠雖然會打造鎧甲,但那種鎧甲趙巖不太看得上。同時因為工匠並不多,打造其他東西還沒時間,哪有時間去打造鎧甲。
鎧甲最好的自然是板甲,那是鎧甲的巔峰之作,之後火器的不斷的進步,結束了鎧甲的時代。
板甲是一種同等重量下,防護能力最強,給與士兵輕便最大的鎧甲。用人力是無法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