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永遠不可能答到山東軍的那種程度。
當然,楊嗣昌也只是要這些人訓練兵馬,也未想過讓他們帶兵。
得到了鄭芝龍支援的崇禎,第一次豁然開朗。有鄭芝龍的財力支援,再加上朝廷和福建一起編練新軍,必然能夠與趙巖抗衡。
只是崇禎和楊嗣昌到現在都不明白,山東軍早已改變了作戰方式,而且還在不斷的變化。
鄭芝龍同樣也不明白。
就在崇禎和鄭芝龍自鳴得意的時候,趙巖已經在軍器局指導‘無煙火藥’的研究,趙巖穿越前就製造過這種東西,深知無煙火藥的配方其實有很多種。
無煙火藥離不開兩樣東西,那就是硝酸和硫酸。
硝酸和硫酸已經早到了,在趙巖的指揮下,軍器局的研究人員將硝酸和硫酸小心的倒在棉布上。
接著將棉布點燃
只聽見轟的一聲,火苗迅速上躥,那塊棉布迅速的燃燒,好似只是瞬間,一塊布就這麼燒沒了。
一點灰燼都沒有留下,同時只產生了少量的白煙
周圍的人都看呆了。
硝化纖維在這場實驗中正式誕生,同時趙巖還向研究所提出,這種東西大規模生產很容易發生事故,必須將硝化纖維溶解在乙醚和乙醇裡,加入穩定物才能讓生產變得安全。
接著趙巖又指揮著實驗人員配置出了‘硝化甘油’,這是一種烈性炸藥,可以用在工業爆破之中,能大量節約人力。
硝化甘油也是用硝酸和硫酸,然後混合到甘油之中。甘油是動植物油脂當中的一種成分,可以從動植物油中提取,也可以用其他工藝進行製造。
硝化甘油是諾貝爾發明的,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炸藥,稍強一些的震動就可以引發爆炸,不具備實用價值。
不過硝化甘油用矽藻土吸附之後就會非常穩定,再用雷管進行引爆就可以了。
同時硝化甘油可以代替無煙火藥中的乙醚和乙醇,還可以將硝酸銨加進去代替部分硝化甘油,製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黃色火藥。
趙巖對這些東西瞭然於胸,將理論寫下來交給了實驗室,並讓實驗室謹慎進行實驗,免得發生意外事故。
無煙火藥,分為兩個階段,一種是威力相對較小的硝化纖維階段,另一種是威力更大的黃色火藥階段。
黃色火藥又分炸藥和發射藥兩種,皆是由諾貝爾改進而成。
同時趙巖還把馬克沁重機槍的圖紙畫了出來,讓軍器局先用黑火藥進行研製。
馬克沁重機槍的原理即是利用後坐力完成自動裝彈,1882年,馬克沁赴英國考察時,發現士兵射擊時常因老式步槍的後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這說明槍的後坐具有相當的能量,這種能量來自於槍彈發射時產生的火藥氣體。馬克沁正是從人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後坐現象中,為武器的自動連續射擊找到了理想的動力。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溫切斯特步槍上進行改裝試驗,利用射擊時子彈噴發的火藥氣體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的後坐力。
馬克沁在第一支自動步槍。後來,他根據從步槍上得來的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他的槍管短後坐自動射擊原理。他還改變了傳統的供彈方式,製作了一條長達6米的帆布彈鏈。為機槍連續供彈。為給因連續高速射擊而發熱的槍管降溫冷卻,馬克沁還採用水冷方式。馬克沁在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
趙巖作為穿越者,根本無需什麼研發過程,直接就畫出了已經完善的‘馬克沁重機槍’圖紙。
這個圖紙中的馬克沁重機槍,採用冷水降溫方法,還加上了一個防盾,以用於保護射手。
馬克沁機槍用黑火藥也是可以的,卡殼是難免的。但只要換上無煙火藥,那就能讓這種殺戮機器流暢的運轉起來。
當然,馬克沁機槍的子彈與現在用的子彈是不同的,隨著無煙火藥的出現,子彈、炮彈的樣式將出現大變革。
趙巖很直接的也畫出了子彈和炮彈的結構圖紙。
同時趙巖還讓軍器局加緊對火炮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無煙火藥的應用,及炮鋼和炮彈裝填方式的研究。
就拿75毫米野戰炮來說,1200米的射程實在是太低了些,簡直還不如迫擊炮。
火炮技術代表著海上霸權
同時也代表著陸地戰爭的主動權
在海洋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