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湖北的這次擴軍讓周邊的氣氛驟然緊張。
擴軍的不止張春一個人。
如果說這麼多年與張春不斷交火,還能生存下來的。孫傳芳是第一個。吃虧上當多了,孫傳芳也走向了精兵之路。
兩軍隔得太近,就算是再避免。摩擦總會發生。何況相互偵查是部隊正常的任務。
一次表面上很短暫的交火卻給顧明和毛石山一個警示。
一師一團二連的偵察排落進了敵軍已經設好的圈套,好在排頭兵是個老兵,及時作出了反應,只是受了輕傷,並擊斃了兩名敵軍。偵查排反擊,擊斃了了十多人,自己只是多了兩個輕傷。可是這邊都是老兵。對方居然逃出去了半數人馬。撤退很有章法,不是一窩蜂,而是進退有據。
此時孫傳芳已經是福建軍務督理。只是因為福建地方勢力龐雜,孫傳芳雖然派員進駐福建,但是自己卻留在湖北沒動。
這次交火讓雙方都非常警惕。
孫傳芳居然連夜將部隊渡江從九江前往福建。兩個師一個混成旅數萬人,看上去軍容整齊。已經不是過去一觸即散的北洋軍了。
隨同孫傳芳走的。還有大量的仕紳階層。
周蔭人代表吳佩孚和孫傳芳到了武漢找到了顧明,說將鄂東南移交給湖北自治政府,條件是簽訂和平密約。
毛石山用電報告訴張春時,張春笑了:“這孫傳芳、吳佩孚知道我得了地方,不會放著不管,這是為他們爭取時間。不過孫傳芳真的強大起來,能聽吳佩孚的?放他們去吧。
驟然增加的地盤,張春建議讓**派員。以彌補幹部的不足。
不過此時國共合作,**大多數人都在國民政府裡面任職。所以能來湖北的。還真不多。
李漢俊、劉仁靜、鄧中夏和羅章龍四個人到了湖北。李漢俊和劉仁靜因為是湖北人,鄧中夏和羅章龍因為京漢鐵路工人運動受到挫折,兩個人是帶著要和張春的理論一決高下的心態來的。鄧中夏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批駁陳慶同關於中國革命能否成功不在工人階級而在人數更加多,更加廣泛的農民的文章。
只是湖北系的人一般都進行辯駁,而是更加註重做試試。連李大釗和陳慶同也是如此。陳慶同這個宣傳部長居然帶著人到廣東廣西鄉下去了。
不能辯駁,這些熱血青年就想著要來湖北看看。剛好湖北發電報要人,鄧中夏和羅章龍兩個人就來了。
羅章龍代替林育南到了大冶,擔任縣委書記,縣長是一個叫做秦建宜的學工業的學生,和羅章龍同歲。
原本湖北是沒有設專職的縣委書記,大冶是第一個,因為秦建宜是一個很好的建設性人才,但是對政務確實差一點,林育南認為秦建宜只是缺乏政務方面的經驗,羅章龍只是帶他一段時間而已。同時大冶也是工人最多的地方,羅章龍在大冶實習一下,對他也有好處。
林育南在黃岡乃至鄂東南也還有些威望,所以在蘄春組建黃岡專區,畢竟一時想要吃下鄂東南也不是那麼容易。
劉仁靜、李漢俊和鄧中夏都在黃岡專區協助林育南工作,當然實際在縣鄉工作的都是從武漢與鄂中抽調的幹部。第一軍的軍部也調往了蘄春,第一師也隨之調到了那裡,有周榮坐鎮,鄂東南即使有事,問題也不會嚴重到什麼地方。
蔡和森的土地改革和建設步伐推進非常穩,這不僅是突擊武漢時臨時修建的道路暴露出的冒進問題。還因為鄂東南留有大量的富戶,實際民情與其它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這些人都只是少有錢財和土地,自耕農非常多,同時經商的風氣很盛。蔡和森在治理武漢時,知道這種事急不得,需要有一個逐漸演變和漸進過程。再像冒進時期大規模地打擊地主顯然不合適。因為鄂東南的地主武裝都被孫傳芳帶走了。土匪們也自動偃旗息鼓,有好日子過,誰願意去當土匪?
林育南經過一年的時間,已經明白了實際工作不同於喊口號,還是實幹重要,所以天天帶著專區的官員跟著工作組到處轉。專區政府裡面除了一些文員,基本上都在下面。
當然最重要的是,新民大學的學生們起來的非常快,現在縣和縣以下的幹部和工作人員幾乎都是這批人,而且還有學生源源不斷地補充,非新民學生派系的人,危機感非常重。
仙女,張春見到了拿著林育南介紹信的年輕人林育容。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很靦腆,有些瘦弱,他是共青團員,中學剛剛畢業,他想到新民軍事學院學習軍事,不過因為身體原因沒有達標,求到了以前的老師堂兄林育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