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農業技術,在石韜和常林的幫助下,韓浩的屯田之事蒸蒸日上。…;
呂布本來想委任司馬徽和胡昭兼領徵北將軍的左軍師和右軍師,卻被兩人堅決推辭了,這兩個人早已習慣教書育人的生涯,非常不習慣甚至厭煩軍旅生涯,呂布見他們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勉強。
呂布便按照原來的計劃,任命他們為司隸地區的典學從事、勸學從事。
自從他們來了,呂布心中那個“全民教育進而全民科舉”的偉大計劃便開始迅速實施起來,當然一開始是打著“教化萬民”的幌子來大興官學。
本來朝廷是有興辦官學的,在平帝元始三年,這個東漢朝廷就建立了地方學校制度,並規定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鄉曰庠 ,聚曰序。由於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對於修繕學宮,提倡興學比較重視,因而郡國學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學和私學交織發展,形成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景象。
但是,這些官學、私學全都是為世家子弟、寒庶地主子弟開辦的,那些販夫走卒、自耕農、佃農、奴僕之類草根百姓的子女,祖祖輩輩只能做睜眼瞎,沒有讀過書的他們除了依附黃巾餘黨反對壓迫他們的世家大族之外,幾乎找不到正當的途徑來改善自己和後世子孫的命運。
百分之九十的大漢子民都是文盲,這個情況非常不利於呂布勢力的發展。
識字的能治政的人才幾乎都來自世家大族以及依附於他們的寒庶地主,打倒了一批世家,還是要用另外一批世家來統治這個國度,雖然第一批世家更仁義良心一些,但那仁義良心也是有限的,世家大族想要長久發展下去,必然還是要不勞而獲地吸取大漢子民的鮮血,五胡亂華可能會推遲若干年,但這個世家大族統治下的大漢民族必然還是會衰敗,早晚還是會被那些遊牧部落接二連三地欺負蹂躪。
呂布不僅要大興官學全民教育進而科舉,他還要把全民教育跟全民皆兵結合在一起,打造華夏版軍國主義,把東亞地區變成大中華共榮圈。
全民皆兵制度已經實施下去,現在呢,就是要搞全民教育,等全民教育推行下去,不出十年,漢民族就不再是羊,而是盤踞在東亞的真正的蛟龍,把那些小魚小蝦尤其是東海上那一隻爬蟲全部吃掉。
只是搞全民教育,談何容易。
#c
第208章 亦能覆舟
對於呂布準備大張旗鼓地興辦官學,那些大世家家主們和依附於他們的私學學霸們紛紛反對。
呂布心知肚明,這些混蛋說出形形色色的反對理由,根本就是想世世代代承襲官位,保住自己世家大族基業,他們最為恐懼自己世襲的官位被寒門庶子或那些泥腿子家庭的子女給取代了。
呂布召集所有世家大族的家主們和朝廷大臣們聯合議事,想要暫時打消他們的疑慮和恐懼,要連蒙帶騙夾雜著忽悠,也要把“全民教育”這個基本國策定下來。
之前在蔡邕府上,呂布就把朝廷大臣們給忽悠好了,現在就剩下世家大族的家主們了。
在宴會上,呂布冠冕堂皇地說道:“之所以大興官學,容許卑賤貧民的子女入學,是遵從孔聖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教化萬民,讓那些販夫走卒、自耕農、佃農、奴僕的子女全都接受聖人儒學教化,讓他們知道禮儀,知道仁義,知道尊卑,知道廉恥,讓他們不再依附黃巾餘黨作亂,規規矩矩地接受世家大族和朝廷的統治,不再怨恨,不再反抗!”
呂布覺得自己這理由說得甚好,想必這些世家家主無話可說,誰知道,他話音剛落地,就聽到一個尖利刺耳的反對聲:“至聖孔子所言乃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亞聖孟子曾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孔孟所言,乃萬古不變之真理,不能更改!爾乃何人,竟敢妄自更改孔孟聖言,真乃大逆不道!”
呂布定睛一看,原來是常山郡王家家主王博,似乎是太原王氏的附庸,面目長得跟王允很像,道貌岸然,正義凜然,似乎全天下就他一個君子了。
呂布最討厭這樣的偽君子,他正說到興頭,卻被這樣的人給打斷,又聽到那個愚民的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禁勃然大怒,怒火直衝頭頂,伸手就想拔出七星寶刀上去把王博斬殺,還沒拔出寶刀,就被另一個清亮的聲音給驚醒:“主公,切不可莽撞,王博雖然言語無狀,可他頂著孔孟的光環,若是主公將他斬殺,便有對孔孟大不敬之意,恐怕這樣一來,主公也必將開罪普天下的讀書人,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