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母親卻是真菩薩。”

“你啊。”劉氏摟著她晃了晃,“庶子也好,庶女也罷,說出去都是吳家的孩子,吳家的閨女嫁的不好,在婆家或出盡洋相或受盡欺凌,你們兄弟姐妹又有什麼好處?吳家的兒子不學無術整日在外面生事,你們兄弟姐妹又有何顏面?你說的那些都是眼界窄的,眼裡只有鼻子尖跟前那麼大的事,庶子養好了是臂膀,庶女養好了是門好姻親。”

“還是母親胸襟廣大。”

“傻丫頭,我若真胸襟廣大,也不會讓你二姐姐學的錙珠必較,你三姐姐怯弱無能了,如今我教她們一回,她們若不受教,我再不會教她們第二回,讓她們在婆家碰的頭破血流,慢慢的也就熬的什麼都懂了。”

吳怡抬頭看劉氏,劉氏保養的好,至今仍極有風韻,看起來像二十七八,在現代正是一朵花開的最盛之時,在古代卻要娶媳婦、嫁閨女教養庶子庶女了……

“你又看什麼?”劉氏笑眯眯的捂吳怡的眼。

“我看母親生的好看。”

“我都是要當婆婆的人了,你渾說什麼好看賴看的。”劉氏掐著吳怡粉嫩嫩的臉頰,似嗔卻喜,女兒還是親生的好啊。

端午

吳怡見識了一番古代傳統氣氛濃郁的端午節,好多傳統都是她在現代不知道的。

要早早的起床掛菖蒲、艾草,要扎艾人、艾虎互相贈送。

比如浴藥湯,要用艾草、菖蒲之類的草藥捆成五毒草,熬成藥湯來沐浴。

像是八妹妹、九妹妹這樣的小孩,要“戴百歲、背布老虎”,穿戴上虎衫、虎兜、虎鞋,揹著布老虎,鞋底還繡有“五毒”踩在腳下,臉上塗著雄黃酒,額上有大人蘸雄黃、硃砂寫的一個“王”字,藉助虎威來驅邪避惡;頸項和小手腕上戴著紅、黃、青、白、黑五色絲線“百歲索”,吳怡看著暗暗咂舌,丫頭們卻也在她的脖子上、手腕上繫了“百歲索”,言名了要到下端午節後第一場雨的時候才能摘下來,扔到雨裡。

府裡上上下下不論是太太、姨娘、姑娘、丫頭都要戴花,粗使的丫頭婆子們戴通草花、絨花;主子們和有臉面品級的丫頭們或戴石榴花、或戴蜀葵的,吳怡戴的就是蜀葵,侍畫是揚州本地人,指著蜀葵說揚州都叫這花端午花或豆腐花的。

夏荷拿了鈞窯的花瓶出來,插上小丫頭們採回來的新鮮的石榴花、蜀葵、菖蒲、艾草,說這叫端五景。

秋紅拿了早就做好的香囊給她配上,吳怡拿到手裡聞了聞,卻被薰的夠嗆,“這香囊裡裝的是白芷、蒼朮、硃砂,遠著聞自然是清香味,姑娘非要湊到鼻子跟前去聞,怎能不被薰到。”秋紅笑道。

“這就是遠香近臭吧。”吳怡也哈哈大笑。

賽龍舟自然是有的,還是吳憲親手為龍舟點的睛呢,只是這樣的情形她們這些閨閣女子是看不見的,揚州風氣開放,據說民間跟富商家的小姐看龍舟的不少,她們這樣的官家小姐,卻被拘的嚴,聽說吳柔去求了太太,被駁了回來。

吃十二紅這樣的事卻是揚州人家家不落的,劉氏來的頭一年就說入鄉隨俗,要隨著揚州的習俗走,十二紅這樣的揚州端午宴,自然不會落下,吳家全家齊聚,吳憲領著嫡子跟庶子、劉氏領著嫡女、庶女,在正房擺宴,男女桌之間原是有屏風隔著的,結果吳憲說都是一家人,何必弄這些虛禮,便都給撤了,姨娘們都是沒有資格上桌的,都是在一旁捧菜侍宴。

這十二紅指的是十二樣以上的紅色菜,燒仔雞、紅燒肉、剁老鵝、燒黃魚、炒長魚、炒蝦子、炒莧菜、炒蠶豆瓣、拌黃瓜、拌涼粉、鹹鴨蛋。

桌子上被擺的滿滿當當的。

當然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鮮肉、雲腿、紅豆、蠶豆、豆沙、鹹蛋、紅棗,每樣都有,除了互送之外,又做了些更精緻的自家吃,吳怡掂了豆沙、鹹蛋、紅棗的來吃,對鮮肉、雲腿粽敬謝不敏。

席上又飲了雄黃酒,就是吳怡這樣的小孩子,也抿了一口應節氣。

過了端午吳家就開始準備劉氏回京的事了,劉氏出乎府裡大部分人預料的留下了九姑娘,帶上了七姑娘,庶出的七姑娘得太太另眼相看的事,自是傳遍了府裡。

吳怡託著腮看著丫環們來來去去的準備行裝,這次要去的久一些,京裡又比揚州冷,春、夏、秋三季的衣服都要帶一些,大姑娘出嫁必有誥命、貴婦之類的親臨,禮服跟得體的成套的頭面首飾必不可少,還有船上給吳怡解悶用的九連環之類的玩具,吳怡還沒看完的幾本地方風物雜記。

吳怡最後實在閒的無聊,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