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散。
司馬家在弘農很有名氣,儀門就位於主街上。
門樓上那寫著‘司馬’二字的橫匾極為醒目,一眼就可以看到。
董俷這一次是要開殺戒了。此前不論他對士人如何的反感,卻從沒有趕盡殺絕。
但對於司馬家族而言,必須要如此。
不為別的,就因為那個後世冢虎司馬懿,也不能放過司馬家族滿門。
既然殺了司馬防,那董家和司馬家的仇恨就不可能再有緩和的餘地。與其將來讓司馬懿來算計薰家,老子今日就把司馬家族斬草除根,一個活口都不會留下來。
一時間,弘農城中殺聲震天……
這一場殺戮,直到夜半時分方才止息。
弘農縣令被麴義抓住,押解到了董俷的面前,戰慄著,不敢抬頭觀看。
空氣中,那濃郁的血腥味彌散天際。董俷端坐在獅鬃獸背上,冷峻的目光,若萬年玄冰。
“主公,這是從司馬家宗祠中找到地東西。”
王戎捧著一卷沉甸甸的竹簡,走到了董俷地面前。
自有巨魔士舉起火把,走到董俷身後。開啟竹筒,董俷一眼認出,正是司馬氏族譜。
弘農司馬,源於上古時帝高陽之子重黎,曾為五官之一地祝融。
唐堯夏禹時,有五行之官,分別代表傳說中的五神。《左傳》中也有相應地記載,這五官分別是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收、水正玄冥,還有土正,后土。
司馬氏,世代擔任祝融。
周朝是曾為司馬,被賜以官族,因而以司馬為姓氏。
自司馬防上推四世。從東漢安帝時,有徵西將軍司馬均,司馬均之子司馬量、司馬量之子司馬雋、司馬雋之子,就是司馬防。這是司馬氏直系一支,簡單而明瞭。
從司馬防之下,尚有八個兒子,倒是多子多孫……
長子司馬朗,比董俷小一歲。董俷眯著眼睛往下看,卻看到了那個他一直在找的名字。
次子司馬懿。生於光和元年。
算算年紀。今年應該有十三四歲的樣子。
之後尚有六人,司馬孚、司馬旭、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其中最小地司馬敏,只一歲;司馬孚十二歲。
收起族譜,董俷突然開口:“弘農令,你知道我是誰?”
麴義已經報出了董俷的名號。那弘農令跪在
馬前,惶恐的說:“下官知道武功侯大名。”
“那就好……我不和你說廢話,也懶得問你是否知道今夜所發生的這些事。只問你一件事情,可曾認得司馬家宗譜上的這些人?”
“下官認得。”
“那好,給我按照族譜中的名字,挨個的辨認。”
說著話。董俷把那滴著鮮血的金瓜輕輕敲擊馬鐙,細目眸光炯炯,凝視那弘農令。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董俷嘴角微微一挑,似笑非笑的看著弘農令,讓這年過三旬地弘農令,更是膽戰心驚。
眼前這位大爺,可是個殺人不眨眼地主兒。
十幾萬人被他一下子坑殺,儼然就是傳說中的白起重生。
天曉得司馬家是怎麼招惹了這位大爺。雖然隱隱有些了悟,可弘農令卻不敢說話。
“麴義。派人去請夫人她們前來。就在縣衙居住……你再帶四百人,搜尋司馬家的住所。凡司馬家的人。一個不留;仔細搜查,看看能否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喏!”
麴義很累,但是很開心。
董俷越是這麼用他,就說明自己越來越收到董俷地重視。當初答應組建背嵬軍的決定真是英明。看那些還在塞外掙殺的人,雖然官職高,權力大,可怎比他現在這心腹的身份?
麴義應命而去,帶著人仔細的搜尋。
王戎則帶著五十個巨魔士,手持橫刀,跟在弘農令的身後,辨認那府中地屍體。
董俷就立馬儀門之外,面色陰冷而沉靜。
司馬家滿門上下,連帶家僕奴婢,共二百三十七人。
弘農令在死屍堆裡共請點出一百四十一人,尚有九十六人不知所蹤。
其中,屬於司馬氏直系中的人,宗譜裡共五十三人。而屍體中辨認出來的,有四十六人。
加上司馬防,共四十七人,也就是說,還有六人沒有被殺。
董俷不由得橫眉蹩成了一個川字,陰聲道:“那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