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怨沸騰,要知道就算突厥男兒個個都能打仗,但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打仗,想要打仗的。
這對侯遠來說是一個難題。
一開始,侯遠只能用提供食物來吸引那些家庭比較貧困的人來參軍。
家庭貧困,無以果脯,不想餓死,就來當兵,而且說不定混的好,還能夠位極人臣,對於貧困的人來說,只要給他們吃的,讓他們來當兵很容易。
只是最近兩年突厥的草原並無任何災害發生,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存糧,只要不是特別情況,基本上都有飯吃。
所以透過提供食物來徵兵的效果不大,一些人自願來的,也不多。
所以幾天之後,才招收了一千多人。
一千多人對於防守大唐來說,顯然有些不足夠。
侯遠見這個辦法不行,就把突厥各部落首領給召集了來,給他們每人下發一個指標,比如說每人要從自己的部落裡招收五千人啊什麼的,當然,有些部落大,就多招收一些,有些部落小,就適當放寬。
這樣安排下去後,他不管這些部落首領怎麼做,只要能為他帶來兵馬就行了。
用這種辦法,侯遠是迫不得已的。
他很清楚,他這樣把壓力交給那些部落首領後,他們很可能會用一些比較不正軌的,甚至是殘忍的手段來徵兵。
那個時候,突厥恐怕要民怨沸騰了。
民怨沸騰對他們突厥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如今他們太需要兵馬來擴充自己的實力了,所以哪怕知道這麼做會有一系列不好的後果,侯遠還是決定這樣做。
只要打退了唐軍,他們突厥可以再想辦法休養生息,大不了從其他地方擄掠一些女人來,那樣他們人口的繁衍應該會很快。
侯遠的這個辦法還是可行的,每個部落手裡分到名額之後,壓力很大,可面對強大的賀魯,他們又沒有一點辦法,為了不成為賀魯滅掉的藉口,他們只能強徵壯丁。
如此幾天之後,便徵得了幾萬兵馬。
突厥兵力,達到了十萬。(未完待續。)
第1448章 聲名起長安
長安城。
夏末秋初的長安已是有著絲絲蕭瑟之感了。
陳墨來到長安城後,並沒有急著去見跟唐舟有仇的人。
他在途中已經打聽到了不少事情,與唐舟最是有仇的人是王仁祐,不過他沒有去找王仁祐,而是在進入長安城後,與長安城的一眾才子吟詩作賦。
陳墨才情了得,一入長安,便聲名鵲起。
一時間,成為了長安城的寵兒。
但凡有一些文雅的活動,大家都會叫上他。
陳墨在長安城混的如魚得水的時候,他才覺得是時候跟王仁祐見上一面了。
但怎麼見,卻也有講究。
他讓自己在長安城聲名起,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若無身價,見了王仁祐他也不一定搭理自己。
但如果自己成為了長安城新一代的翹楚,則又另當別論。
不過成為了長安城新一代的翹楚,也不是說就可以這樣直接去見王仁祐的,這見面必須合情合理,必須水到渠成。
這天,王仁祐在府上設宴娛樂,請了一些長安城的名人。
當然,所謂的名人,也就是最近名氣比較大的讀書人,請他們來的目的一為裝點門面,二自然是借他們的才情,讓整個宴會看起來高雅一點,不俗一點。
王仁祐請了不少人,這陳墨自然也在被請之列。
宴會的時間是下午。
陳墨與一眾新結交的好友來到魏國公府上後,便被領到了客廳。
進得客廳,裡面已經來了不少人,皆是長安城有頭有臉的人。
大家來齊之後,王仁祐才終於出現。
王仁祐出現後,與一眾人說了幾句,然後這宴會便開始了。
宴會的情況都比較俗套,吃飯喝酒看跳舞。
不過酒過三巡之後,就比較隨意了,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倒也相談甚歡,偶爾,也會有人站出來賦詩一首,贏得眾人陣陣喝彩之聲。
作為長安城的新寵,陳墨自然是不例外的,在跳舞的舞姬離開之後,王仁祐就讓他站出來寫了一首詩。
不得不說,他的才情很不錯,一首詩出來後,引得眾人紛紛稱讚。
陳墨客氣了一番便坐了回去,這個時候與其他人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邊關戰事上了。
大唐這個時候,言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