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遜色,唯一欠缺的,就是作戰經驗。同樣的,劉胤自己也沒有在冷兵器戰場上的作戰經驗,馬上就要和身經百戰的名將鄧艾交手,勝負機率如何,劉胤心中還真是沒有底。
可現在就是趕著鴨子上架,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劉胤將挑選出來的兩府私兵全部集中到了西嶺腳下的馬家莊園,按照軍隊的編制,按伍、拾、隊、屯、曲、部重新編組並進行訓練,讓他們形成初步的戰鬥合力。
傅僉的兩個兒子傅著、傅募得知姊夫要上前線,便跑來投奔,傅著今年剛及冠,傅募也才十八歲,因為年紀的關係,他倆並沒有跟隨父親到陽安關前線,而是留在了成都家中,哥倆也是從小習武,立志要報國殺敵,這回好不容易有個上前線的機會,便來央求劉胤。
劉胤對兩個小舅子倒也沒客氣,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關鍵的時候,還得看自家人,於是他安排傅著、傅募當屯長,分別指揮一屯人馬。
當然傅著和傅募也不是孤身投奔,他們也帶來了幾十名的家兵。傅家在成都算不得什麼豪族,底蘊自然也不比上安平王府和馬家。不過對於急缺人手的劉胤來說,蚊子腿他也是肉,自然是毫不客氣地笑納了。
這些私兵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這方面的訓練劉胤就不搞了,何況時間上也來不及,劉胤只是注重隊伍的整體磨合,將他們從遊兵散勇調-教地一個有機的整體,服從指揮,同進共退,是劉胤最基本的要求。正規的軍隊之所以戰鬥力強悍,並不是因為個體的作戰能力強,而是有著整體的作戰意識和協同配合的精神。
但這樣的作戰理念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劉胤再急也沒有用,也許只有在真正的戰爭磨礪下,他們才有可能快速地長成。
除了磨合訓練之外,就是火藥箭、竹製手雷和石地雷的使用,這些火器可是劉胤精心給鄧艾準備的一份大禮,劉胤要求每個私兵都必須正確地掌握和使用這些火器,這些武器威力巨大,如果不能正確使用的話,非但不能傷敵,還可能會靠成自傷。
不過比較有利的是,這些火器相對簡單,火藥箭只是比普通箭矢多加了一個點火引信,投竹製手雷更和投擲石塊沒有多大的區別。至於石制地雷,劉胤倒是沒有準備讓他們人人掌握,專門點了一隊人負責學習地雷的埋置和引爆,埋地雷比較簡單,引爆則比較複雜,這個必須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經過幾天的訓練,私兵們倒是很快掌握了火器使用的要領。
第119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劉胤已經再盤算著行程了,如果按原有的歷史記載,鄧艾是在冬十月從陰平出發的,一路鑿山通道,造做橋閣,凡二十餘日,行七百餘里,先登至江油。鄧艾出發的具體時間不詳,按後來臘月初一後主獻城而降的記載,鄧艾最晚也是在十月上旬出發的,甚至可能就是十月初幾日,二十天多走出陰平小道,後來還在綿竹打了一仗,再晚的話,可是行軍到成都都沒有時間的,要知道鄧艾的部隊已經沒有一匹戰馬,全部是步兵了。
看著日曆,九月將盡,鄧艾差不多也該要起程了,留給劉胤的時間也不多了,畢竟從成都到江油,也有七八百里的距離,路就算比陰平小道好走,那也要十來天的樣子,劉胤還要必須要趕在鄧艾前面到達江油,搶先佔領有利的要隘關口,做好充足的準備,所以劉胤決定最晚將於十月初一動身。
當然,早去了也沒用,陰平小道也只是鄧艾通行之後才給世人留下的一條險徑,為後世人津津樂道,現在那兒,只是一片荒山野嶺,劉胤除了大概可以判斷出在江油附近之外,鄧艾具體會從哪條路上出現,這還將是一個謎團。
所以早在前幾日,劉胤已經派遣阿堅帶著幾名羌人護衛先期趕往了江油,去偵察魏軍的動向。按照史料記載,鄧艾從陰平出發,走陰平橋、翻越摩天嶺、經唐家河、落衣溝、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清道口,最後至江油關,劉胤很清楚,除了起點和終點之外,其他的地名在這個時候根本就對不上號,因為現在那兒是荒無人煙之地,這些地名都是後世人取的,現在按圖索驥,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只要派出偵察人員,深入到大山裡,才可能探知魏軍的真正行軍路線,並在其前進的方向上設卡阻擊。
阿堅身手不凡,登山越嶺,如覆平地,同去的幾名羌人護衛能力也不弱於他,給他們提供一個大概的方向,可以在深山之中搜尋魏軍的蹤跡,數萬人的大行動,不想被偵察發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只要能發現魏軍,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