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部分

,農具,只要有這些,以國人的吃苦耐勞,還怕種不出糧食來?

況且是以屯堡形式,拿工錢做事,更為安心,這幾年,沿海地方,年年都有不少人自己偷偷坐船跑過來,已經有好幾萬人,如果大規模的到受災地方招人,恐怕來者更眾,現在雖然沒到崇禎年間那種到處是火藥桶的情形,但也好不到哪去了。

“這是妙招。”宋堯愈伸出五指,在自己的鬍鬚間揸了一把,笑眯眯的總結。

“行了老夫子,莫再誇我,不早了,宜早安歇。”惟功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思維方式只要開放和發散,這一些事只是小事情,不足掛齒,不值一提。

黃昏時分,前鋒傳來訊息,他們在不到十里的地方安營,另外撒出警備部隊,也就是少量哨騎,在四周巡邏檢視,以防敵人夜襲。

在慶雲站這邊,則是修築了象樣的防禦工事,人手足,專業工兵也多,他們知道怎麼挖陷馬坑,怎麼放拒木,怎麼放鹿角,怎麼立箭樓,在重要地方,人們拉起鐵絲網,除了鐵尖難以逾越之外,鐵網上放上鈴鐺,動靜稍大,就會一起響動,瞬間發覺敵情。

鐵絲網可以用一種專業的拉絲機器,不停的拉出來,以前是純粹的人力,現在則是畜力和水力和風力一起運用,鐵絲的產量也節節攀升,這一次野外行軍,所有營伍的重要核心區域,都會有這種帶尖刺的鐵網。

夜色降臨,綿延數十里的營地先後散發出種種飯菜的香氣,離開補給點越遠,炊事車上的香氣就越發迷人,人的體能消耗越多,對飯菜的渴求也就越發增長。

其餘的明軍可沒有這種福氣,享用到遼陽這樣葷素搭配,主食隨意的飯食。他們的飯是用幹蒸法晾出來的野菜和雜糧混合的飯糰,這種飯糰還是僅供長時間斷炊時緊急補給才用,更多的時候他們會餓上一兩頓,當天宿營沒有飯吃,第二天吃了早飯開拔就意味著繼續餓上一天,所以拔營就意味著捱餓,士氣低落,一天走十里二十里,也就可以理解了。

惟功用完自己的晚飯後,開始騎馬巡營。

慶雲站這裡人並不多,只有他自己的總部和相隨的護衛部隊,輜重部隊及工兵部隊,還有幾個騎兵千總部,白天他們在前方警戒,黃昏前後,返回在慶雲站這個預先設立的營地駐營。

天已經黑了,營中不避燈火,惟功過來時,可以看到不少將士在洗涮戰馬,有一些才卸下馬身上的馬鞍和籠頭,銅活在燈火下熠熠生輝,也照出不少年輕的臉龐,更顯的精氣神十足。

在他們身邊,是十支一放的騎槍,這種騎槍是萬曆十五年定型,包括步槍在內,十五年制式最為成功,槍身內的簧片打磨標準,零配件減到最少,構成也十分穩定,擊發成功率在九成五以上,因為火藥質量很好,開通了對日本貿易航線之後,很容易得到優質硫磺,當時大明的軍鎮,也有不少從日本購買硫磺的,這原本就是正常的貿易,只是遼鎮的硫磺購買的特別多而已。

騎槍靠在一起,還有一些輕便的去掉了長袖的鐵甲也被放置在一起,看得出來,甲冑經常擦洗上油,十分乾淨,保養狀態良好。

頭盔放在鎧甲一邊,這些鐵盔都是可以放下面具,遮擋住大半張臉,對付射術精良的遊牧民族的騎射手,怎麼樣的防護也不為過。

這些騎兵,很明顯是一支精良的獵騎兵隊伍,他們可能在前方來回賓士了一天,但傍晚時分,哪怕食品就放在身側,還是先將自己的裝備分門別類的放好,隨時可以取用,然後又洗涮照顧戰馬,喂苜蓿和豆料乾草,每匹戰馬都需要這樣的精心照料,否則的話幾天功夫就會因為來回的賓士而掉膘,如果長時間掉膘又補不回來的話,就會生病,直到死亡。

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照料戰馬是比自己更重要的事,這已經融入他們的生存信條之中,優良的戰馬遠比普通的族人重要,這是他們能在惡劣環境生存下來後得到的真知灼見,現在遼東的漢民終於也有了一點真正的精銳騎兵的模樣出來了。

獵騎兵營地建立在一個緩坡上,開原衛不論是西路中路北路,其實都近長白山脈,屬於山地和丘陵地形混雜的地區,要從北陸路一直往福餘和科爾沁部落等北虜的地盤方向去,那裡才屬於後世的大平原地帶,地方廣袤,土地肥沃。在這裡,需要一直向前,直到金代的肇州一帶,也就是後世吉林省的肇東,然後才慢慢到達平原地區。

因為地勢高低起伏不定,就算是獵騎兵也沒有辦法紮營在平地上,高坡上的警戒衛兵遠遠就看到惟功一行過來,開始發出訊號,等惟功過來時,營門處已經有幾個軍官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