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個有誠意的方案

中原省羅丘市,羅丘冶金機械廠。

馮嘯辰在技術處長王偉龍、廠副總工程師陳邦鵬的陪同下,走進了羅冶的生產區。按照車間排列的順序,他們先後參觀了機加工車間、鑄造車間、鍛壓車間、焊接車間等等。每到一處,陳邦鵬都要如獻寶一般地指著滿車間的新裝置對馮嘯辰炫耀道:

“馮處長,你看看,是不是鳥槍換炮了?”

羅冶的這一輪技術引進,除了獲得美國海菲公司轉讓的設計資料、工藝資料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從美、德、日、法、瑞典等國進口了一大批達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最新水平的加工機械,把廠子裡那些解放前以及一五計劃期間的舊裝置進行了全面的更換。

在更換裝置的同時,車間組織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整個80年代,中國工業向西方的學習是全方位的,也是全心全意的,除了極個別情懷黨人之外,絕大多數的幹部職工都沒有任何一點敝帚自珍的念頭。大家想的都是:外國的東西一定是最好的,哪怕是地上劃的一條黃線,或者牆上貼的一張工序安排表,都透著“現代化”的氣息,不把這些東西全須全尾地學習進來,我們怎麼能夠建成自己的現代化呢?

別說紅河渡銅礦拒絕接受羅冶生產的自卸車,就說羅冶自己,又何嘗不是把進口裝置當成寶貝。誰如果要拿國產的同類裝置去替代這些進口裝置,估計王偉龍、陳邦鵬都得暴跳如雷了。

全面更新裝置的效果,也的確已經體現出來了。羅冶先後派出了幾批工人前往美國學習,又請了海菲公司的技術人員到廠裡來講課,工人的技術水平以及質量理念都有了全面的提升。表現在產品質量上,則是一種質的飛躍。這一路參觀下來,陳邦鵬給馮嘯辰講了無數的例子,原來加工齒輪的精度如何,現在是如何;原來深孔鏜削加工的誤差多少,現在又是多少。

這些聽起來枯燥乏味的指標,從陳邦鵬嘴裡說出來,簡直就像是在談論一個有趣的故事。馮嘯辰是懂行的人,一聽就能明白這其中的差別,也深深地為羅丘的進步感到高興。與此同時,他也能體會到冷飛雲跟他說起的無奈,沒有若干年的機械專業基礎,要理解陳邦鵬介紹的這些內容可真是不容易。

“看起來有點現代工廠的味道了。”馮嘯辰笑呵呵地回應著陳邦鵬的吹噓,這個評價倒也不能算是恭維,而應當算是實事求是了。

陳邦鵬聽到馮嘯辰的誇獎,更是得意,他說道:“我可不是吹牛,我老陳過去也去過國內的上百家工廠參觀,比我們羅丘規模大的也有幾十家。現在回想起來,有哪家工廠能夠比我們更先進?不說有多少進口裝置吧,就說這個車間裡的整潔程度,我就敢說我們羅丘是全國最好的。”

王偉龍有點聽不下去了,他和馮嘯辰當過同事,私交極好,也瞭解馮嘯辰的眼界。他知道陳邦鵬這番吹噓在別人面前或許還有點效果,在馮嘯辰面前簡直就是班門弄斧了。看到陳邦鵬還有繼續吹下去的意思,王偉龍趕緊半開玩笑地對他說道:

“老陳,你這可真是吹牛了。你說的那些,是過去的事情了吧?咱們羅冶過去是什麼樣子,小馮不清楚,我還能不清楚嗎?到處髒兮兮的,下到車間來連個能坐的地方都找不著,只要有一個月沒有上級來檢查,這車間裡就到處都是蜘蛛網,這些你都忘了?”

“呃呃,那不是過去的事嗎?”陳邦鵬的老臉有些發燒,趕緊往回收自己的話:“王處長,我說的本來就是現在嘛。你看,咱們和海菲公司合作,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順帶著把人家的管理經驗也學過來了。這就是咱們學習的成果,我向馮處長介紹一下,也是想請馮處長批評指正的意思嘛。”

“陳總工言重了,我就是來學習的。”馮嘯辰謙虛地說道。

一行人邊走邊看邊聊,最後來到了總裝車間。一進門,馮嘯辰就被震住了,這個車間幾乎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從地面到屋頂也有二十幾米高,讓人看著都有些眼暈。在車間的中間,順序排開了五輛碩大無比的電動輪自卸車,每輛車的個頭比馮嘯辰此前在冷水礦見過的120噸自卸車又大了一圈。

這些自卸車的裝配進度各不相同,有的已經接近完工,正在進行最後的除錯和美化;有的則還剛剛搭起一個架子,有工人在車上焊接著各種鋼結構,焊花四射,架在車間頂上的行車吊著各種部件不斷地送到車上,供安裝工人進行組裝作業。

“看看,這就是我們組裝的第一批自卸車,電機、減速器、液壓件,都是從美國進口過來的,在未來將逐漸轉為國產。車架的鋼材是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