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身子矮小,水田裡恐怕擔子浸著溼,壞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長些,可以不至於沾水。因為這個理由,所以請你避讓的。”其人曰:“你這擔內,不過是蔬菜果品,就是浸溼,也還可將就用的:我擔中都是京廣貴貨,萬一著水,便是一文不值。這擔子身份不同,安能叫我讓避?”老翁見抵說不過,乃挺身就近曰:“來,來!然則如此辦理,待我老頭兒下了水田,你老將貨擔交與我,我頂在頭上,請你空身從我兒旁岔過,再將擔子奉還,何如?”當即俯身解襪脫履。其人見老翁如此,作意不過,曰:“既老丈如此費事,我就下了水田,讓爾擔過去。”當即下田避讓。他只挺了一挺,一場爭競就此消解。這便是“挺經”中開宗明義的第一事。

——引自《挺經》

● 解讀

有一家人,家中的老翁請來了一位貴客,並要把他留在家中吃午飯。一大早,老翁就吩咐自己的兒子前去集市上準備蔬菜果品。但是,時間已經過巳時了,他的兒子卻仍未回來。老翁心裡很著急,就親自到視窗去眺望。看到在離家不遠的地方,他的兒子挑著菜擔,在一條水塍上與一個挑京貨擔子的人面對面站著,彼此都不肯相讓,在那兒都站著不動。老翁趕上前去,好言相勸道:“老哥,我家中有客人,正等著這些東西做餐,請你往水田裡讓一讓,讓他過來,你老哥也就可以過去,這豈不是對兩個人都方便嗎?”那個人說:“你讓我下水,他怎麼不下呢?”老翁說:“他個子矮,下到水田裡怕擔子裡的東西被水浸壞了;你老哥個子比他高,下到水田裡不至於碰到水。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請你讓一下。”那個人說:“你的擔子裡不過是些蔬菜果品,即使浸溼了,將就著還可以吃;我的擔子裡挑著的可都是京廣貴貨,萬一沾了水,就一錢不值了。我的擔子比你的貴重,怎麼能讓我讓道呢?”老翁看到無法說服他,便挺身過去說:“來,來!那麼這麼辦吧,讓我老頭兒下到水田裡,你把貨擔子交給我,我把它頂在頭上,讓你空著身子從我兒子身旁過去,我再把貨擔子交給你,怎麼樣?”說完立即脫下鞋襪。那個人見老翁這麼做,心裡過意不去,說:“既然老丈這麼費事,我就下到水田裡,讓你把擔子挑過去。”說完立即下到水田裡讓路。他就只這麼挺了一挺,就化解了一場爭執。這就是“挺經”的第一條。

第一部分:立 志開宗明義 挺為第一(2)

※ 詳解

關於“挺經”的第一條,理解起來委實不易,因為很難說清曾國藩的本意所在。若說“挑京貨擔子的”好,那麼他最終不是讓了嗎?那麼意在樹立老翁嗎?似乎也沒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那麼,曾國藩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呢?我們看來當有這麼兩種理解。一種是長篇小說《曾國藩》中的理解:

每天早晚兩次正餐,曾國藩常和幕僚們一起吃飯。席上,國事、兵事談得很少,大多談學問文章、野史軼事,甚至街談巷議。這一天早上,兩江總督衙門餐廳裡,曾國藩又和幕僚們一起有說有笑地吃早飯。

“十年前,恩師只是一個以文名滿天下的侍郎,這十年間,恩師建立湘軍,迭複名城,門生不知,天下士人亦不知,恩師何以能建如此赫赫武功?”問話的是浙江德清才子俞樾。道光二十七年,俞樾參加會試複試,曾國藩是閱卷大臣。詩題為“淡煙疏雨落花天”,俞樾的試帖,首句為“花落春仍在”。曾國藩讀後激賞之,稱讚道:“詠落花而無衰颯意,與‘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限量。”遂將俞樾拔置第一。俞樾為報答曾國藩的知遇之恩,將自己所作的詩文集命名為《春在堂集》。曾國藩一到安慶,他便棄官前來投奔。

“是蔭甫在問吧!我告訴你,我有一個秘訣,今天傳授給你,你千萬莫輕授別人。”曾國藩微笑著,放下筷子,大家都笑了起來。俞樾說:“請恩師傳授,門生決不外洩。”

“外人都不知,我有一部奇書,是一位道行精深的仙師傳給我的。憑著它,我才能帶兵打仗,由文人行統帥事。”

幕僚們第一次聽曾國藩講仙師授奇書的事,都很驚訝,大家將信將疑,都聚精會神地聽下文。

“這部奇書名叫《挺經》。”曾國藩端起小湯碗,慢慢地喝。

“《挺經》?”幕僚中有人小聲地念著。

“《挺經》有十六條經文,我先給你們講第一條。”曾國藩放下小湯碗,右手作五指梳,緩緩地梳理著胸前的長鬚,慢悠悠地說,“荷葉塘有個老頭,一天,家裡來了貴客。老頭兒叫兒子到蔣市街買酒菜款待客人。兒子挑一擔空籮筐出去了,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