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上百枚“戰斧”巡航導彈。隨後頂替第第71特混艦隊趕到,開始出動艦載戰鬥機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護航戰艦也用巡航導彈參加了作戰行動。

此時,第71特混艦隊是聯軍在戰場上唯一的航母戰鬥群。

因為航母戰鬥群一直承擔著高強度的對地支援任務,所以美軍把六艘航母編入兩隻特混艦隊,輪番上場。第第71特混艦隊返回日本的海軍基地進行休整。

第第71特混艦隊已經在新港休整了五天。

上岸的官兵早已緩過勁來,只是靠港的戰艦還在維護。高強度的作戰任務,大幅度縮短了航母的維護保養週期,特別是彈射器、阻攔索等關鍵裝置,都需要及時維護。五天時間顯然不太充足。

接到命令,離開新的時候,第71特混艦隊的狀態並不理想。

三艘航母,都沒能按照要求完成所有維護保養作業。

問題最嚴重的正是航母上最關鍵的裝置:蒸汽彈射器。

在“福特”級建成服役之前,美軍航母配備的都是蒸汽彈射器,“尼米茲”級配備的是…13系列。按照美軍的維護保養守則,即便是較為新式的…13…3型彈射器,也得在使用二千五百次之後進行維護。非戰爭時期,美軍對…13…3的維護週期為二千次,以確保彈射器處於最佳狀態。

作戰行動中,讓彈射器使用二千五百次並不是難事。

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上有四座蒸汽彈射器,在高強度作戰行動中,日出動強度肯定超過兩百架次。八月十三日,也就是西線集團軍推進到黃州川南岸時,第71特混艦隊的“林肯”號創造了日出動三百七十八架次的最新紀錄。即便在其他時候,美軍航母艦載機的日出動量也在兩百架次以上。

理論上,只需要一個半月,航母上的四臺彈射器就得進行大修。

實際情況是,最多一個月,航母的彈射器就經受不住了,因為在開赴戰場前,美軍航母沒有回港維護,彈射器不在最佳狀態。

第71特混艦隊撤下來的時候,“林肯”號上的三臺彈射器與“布什”號上的兩臺彈射器均已接近大修期限。“里根”號的四臺彈射器的平均使用量也已超過一千二百次,最多隻能執行十天的作戰任務。

以第71特混艦隊的狀態,能夠執行一週的高強度作戰任務就很不錯了。

聯軍的進攻計劃,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按照阿倫上將的要求,第一陸戰師必須在一週內沿東朝鮮灣海岸線推進到城津灣,對朝鮮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清津港構成威脅。此後,第一陸戰師將在金策休整,準備迎接志願軍的全面反擊。

打好這一仗,局勢將變得對聯軍非常有利。

城津灣與清津港的直線距離不到一百公里,在m270遠端火箭炮的最大射程之內,因此聯軍能用地面火力打擊與封鎖清津港。

這意味著,中國潛艇無法繼續留在清津港了。

因為朝鮮東北地區,只有清津港有較為完善的軍事基礎設施,能夠支援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所以在清津港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之後,進入日本海的中國潛艇將無港可靠,作戰能力將大幅度降低。

雖然從理論上講,中國潛艇在進入日本海、完成作戰任務之後,可以從朝鮮海峽或者宗谷海峽返航,但是在沒有前進基地的情況下,常規潛艇在日本海的作戰部署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五天。

要想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戰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為了這五天的作戰部署時間,潛艇得花三十五天進出日本海,還得在後方休整維護十天,作戰效率僅有百分之十。如果能夠部署在清津港,常規潛艇在日本海的作戰效率能超過百分之七十。

要想達到同樣的作戰效果,需要增加六倍的潛艇兵力。

暫且不說中國海軍有沒有這麼多的常規潛艇,如此低下的作戰效率就無法接受。

中國潛艇無法在日本海正常執行作戰任務,聯軍的海上補給線就沒有後顧之憂,地面作戰部隊也就沒有多少顧慮。

除了改變海上作戰環境之外,聯軍在地面戰場上的處境也將徹底改變。

攻佔位於城津灣西岸的金策港之後,聯軍只需要向前一步,就能攻佔朝鮮東北部的交通樞紐中心――吉州。

從吉州出發,聯軍既可以北上進攻清津港,也可以向西北攻打鴨綠江上游的惠山。

雖然朝鮮東北部地區的鐵路交通系統完全獨立,只能沿海岸線南下,從咸興與元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