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猛然一驚,險些從馬背上跌了下來,原來他中了普加喬夫的埋伏。卡爾剛下令還擊,起義軍的騎兵已經發起猛攻,揮舞著雪亮的馬刀,像一陣旋風颳了過來。官兵倉惶應戰,哪還招架得住,不會兒就四散潰逃,卡爾早就扔下隊伍自己先跑了。
第二路援軍緊隨而來。普加喬夫帶兵埋伏在一個山頭上,山下是一條河。官兵在本爾內舍夫上校率領下來到河邊,這正是11月份,河上結著薄冰,寒風刺骨。本爾內舍夫向四處觀察了一會兒,只見周圍靜悄悄的,心中祈禱千萬別遇上普加喬夫的埋伏。他下令隊伍立即過河。官兵剛到河中間,突然一陣炮響,起義軍從河邊的山頭上衝了下來,吶喊聲驚天動地,陷入包圍的官兵還沒來得及抵抗就當了俘虜。本爾內舍夫見勢不妙,急忙化裝成馬車伕想逃走,結果被起義軍抓住,當場處死。
第三路援軍聽見兩路人馬潰敗的訊息,不敢大意,繞路衝到奧倫堡城下,被守城的官兵接了進去。
1774年春天,葉卡傑琳娜二世再次派大軍增援奧倫塞,3月22日,雙方在謝季塔瓦展開激戰,起義軍遭到失敗。4月1日,起義軍在薩馬拉激戰中再次受挫,只好從奧倫堡撤退,向巴什基爾地區轉移。
在撤向巴什基爾地區的路途中,許多工人,農民和巴什基爾人加入了起義隊伍。7月12日,普加喬夫把起義分成四個縱隊,向俄國南方另一軍事重鎮喀山發動猛攻。經過激烈戰鬥,起義軍攻破喀山城,政府軍倉惶逃走。兩天後,官兵立即反掉過來,起義軍只得棄城而走。在喀山戰鬥中,起義軍陣亡和被俘約8000人,使新補充的隊伍幾乎全部喪失了。普加喬夫從喀山撤退,西渡伏爾加河,向頓河挺進,打算發動頓河地區的哥薩克,去攻打察裡津,然後進攻莫斯科。在西進途中,沿途又有無數群眾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