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把糖果乳酪等甜食慷慨地分散給客人和親友。按照哈薩克民族的習俗,氈房的右邊是貯藏食物、做飯和拴幼畜的地方,忌諱進入,右上方是長輩的床位,左下房才是晚輩的住處。
“快樂的新郎,看你那額頭的閃光,能娶上這樣美麗的姑娘,真是好運氣啊”有人在說著祝福的話。
“這是因為新娘的歌聲,招來了吉祥的雲彩,這是憑著天神的眷顧,才有了大家今天的歡聚一堂。”新郎開心地回答道。
此時八翼大氈房裡擠得滿滿堂堂,在無比熱鬧的氣氛中,處處是歡樂的騷動。姑娘們銀鈴般的笑聲,小夥子們狂放的戲謔,老人嚴謹溫和的談吐,男孩子們放肆的嬉鬧,形成了陣陣喜悅的波浪,和奶茶的飄香,鐵籤烤肉的燻煙,肉鍋裡蒸騰而出的熱氣,混雜在了一起。
八翼大氈房在柔和的夕陽中閃著棗紅色的光亮,楊朔銘站在氈房裡,打量著這間充滿著民族風情的新房,彷彿置身夢中。
對於楊朔銘來說,他是有生以來——不管是前生還是今世——第一次踏上哈薩克草原,接觸到這裡熱情好客友愛善良的人們。
華麗的氈房裡,正中的壁氈襯圍著一條花氈,兩側還襯著用紅線繩編連起來的芨芨草簾,幾棵被壓抑的嫩黃色的小草,從地毯兩端的連線處頑強地鑽出來。花團錦簇的緞被,鴨絨繡花枕頭和豔麗的花氈閃著奪目的光輝,層層疊疊的放在床上。鑲有貝殼花紋的樺木箱上,放著閃亮的檯鐘,支架上掛著烏黑鋥亮的雙筒獵槍,刻有精緻花紋的短刀,纏著紅亮銅絲的馬鞭,鑲銀的轡頭,柔軟的狐皮,白絨絨的羔皮,發亮的熊皮。灶堂邊的草地上,鋪著粗糙的灰氈和磨得發亮的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