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以上!,這讓雖然心疼那門斯托克斯—勃朗特迫擊炮,但已經燒錢燒到不足五十萬的譚笑喜出望外。
另外,桂軍的北上鴉片也只能全走湘桂路,這個月交來的保安費大增,譚笑本月的鴉片厘金分紅居然上了六位數,達到十萬零四千多。而且,根據譚笑對赤水之戰的模糊記憶,好像打了好幾個月,所以這種情況還會維持好幾個月,心花怒放啊!
有了錢,當然要花,第二天,心情大好的譚笑來到了炮兵訓練場,親自觀看英制57mm大炮進行的首次非訓練彈而是實戰穿甲彈對鋼板實驗。他已經決定擴大炮兵部隊了。那兩個英國怡和洋行的工程師還沒走,因為他們得到了洋行一個新任務:鼓動譚笑多進這種英軍有著大量庫存的57mm步兵炮。
實驗的結果出來了:滑膛炮使用英制新型脫殼穿甲彈在1100米距離輕鬆擊穿傾斜40mm鋼板,線膛炮使用英制重鎢彈頭也沒問題,但使用英制普通鋼芯穿甲彈的效果則大打折扣:保證擊穿距離退到了千米以內,而使用國產鋼芯穿甲彈的結果慘不忍睹:750米的距離五發試射,四發沒有擊穿,一發像開玩笑似的把它那醜陋變型的鋼芯體正好以二分之一的長度凸出卡在鋼板上!似乎在對譚笑進行無情的嘲諷:選用我來對付日本坦克,你太英明瞭!!
“上校先生,我建議你還是應該選用大英帝國的產品,特別是那種新出來的脫殼穿甲彈,我敢保證只要在炮彈射程的距離就能把那些鋼板打成篩子!而重鎢彈也能打穿1500米外的目標。”那個長得像後世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的胖子工程師謝特對英國炮彈很感到驕傲!
譚笑很想喊出那句和死胖子的姓氏發音很像的英語粗話。他當然知道這種應用了空心裝藥技術的脫殼彈的厲害,但這種炮彈國內無法生產,哪怕自己可以解決空心裝藥的技術問題,但脫殼工藝就不是他能解決的了。而且,滑膛炮這種短射程的火炮更適合在坦克上用,譚笑之所以把它也列入測試,更多的原因是把它作為敵軍炮火考察的。
譚笑計劃選用57mm英制炮來對付日本坦克的構想完全來自於看後世的資料介紹說這種炮被英軍士兵發現是對付德國坦克的最優秀的輕型炮,它能幹掉二戰初期德國四種型號的所有坦克。而且,是同級別炮中穿甲能力最強的一種,單兵就能很好地控制瞄準和發射,當然還有一個重要要的原因就是它比高射炮便宜太多!
現實與傳說相差太大了!無疑,它的效能只能是在英軍中使用時才能發揮,在**中,如何負擔得起那些昂貴的脫殼彈呢?重鎢彈也不能選擇,這種在二戰中連德軍都只配備給精銳部隊的炮彈價格也難以承受,而且不管在美國參戰前後,**都不可能會得到太多的進口重鎢彈,畢竟美國給中國的支援其實少得可憐,還不到給它後來的死對頭蘇聯的幾十分之一。至於國內的冶金水平,要生產出碳化鎢?除非再來個穿越的冶金工程師加盟!
按譚笑原來的意思,這次測試主要是考察國內自產的鋼芯穿甲彈效果,因為他原來的戰術設計就是利用英國57mm炮的靈活控制和超強穿甲能力,以及在一千米內非常精準的擊中水平,在八百到一千米的日本坦克炮不精準距離營造對方的死亡地帶。但顯然,中國糟糕的冶金和高能炸藥製作水平無情地敲碎了他的夢想,那麼這些作為步兵支援炮火威力顯然不如日本九二式步兵炮,轉移靈活程度根本不能和迫擊炮相提並論的傢伙剩下的作用就只能是利用它還算靈便的操縱和較高的射速用來摧毀對方的重機槍以及與對方的戰防炮肉搏了,那它還有那麼重要的意義嗎?而且,傳說中的單兵可以完成瞄準操縱射擊顯然只適合那些身強力壯的撒克遜人,至於體能體格不在一個檔次的**炮手們顯然不是誰都能勝任。
失望與挫敗感瞬間襲來,譚笑有點不知所措,他腦子裡還浮現出了在瀟湘館裡自己吐沫橫飛地向大家吹噓著這種英國六磅炮可以如何把日本的最重型坦克在一千米距離打成廢鐵的畫面。他看著那枚卡在鋼板上的炮彈想:也許一種更高能的炸藥能把它推進到鋼板的另一邊?高能炸藥是他遲早要搞出來的,畢竟這對於他這個知道配方的穿越人來說不難,而且在他的計劃中,以後利用空心裝藥技術製作的槍榴彈和反坦克手榴彈都要用上。但選用57mm炮的原因是為了把殲滅距離推遠,與別的反坦克武器結合形成一條有足夠厚度的反坦克火力防線,缺了這一環,防線就不完整了。
對於日軍,他最忌憚的就是那些被後世嘲諷得一無是處的日本薄殼烏龜,正是是這些薄殼烏龜,殺傷了最多最忠勇的**士兵----那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