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文官制度本來在科舉制度從八股改為六藝全考之後就變得困難,而現在,選拔總督的方式無疑更加困難。

當這種不成文的規則被萬曆知曉後,這名穿越者還為大明以後是否能夠找到合適的總督人選而感到擔憂,但隨後的多年之後,萬曆不得不承認,他這種擔憂的多餘。

無論是怎麼考試,無論考試的制度是優秀還是糟糕,是選拔人才還是選拔廢柴,但總會有人在制度下把能力發揮到極致。

雖然糟糕的制度在這種道理之下能夠考出只懂八股不懂其他的白痴,能夠有後世高考當中除了考試之外其他什麼都不會的考霸,但是當考試的內容要求高起來,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同樣各方面高起來。

當萬曆在之後的歲月裡發現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這些歷史上的人物依舊脫穎而出,順便連帶著其他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同樣能夠展示自己的能力之後,才徹底證明自己的多慮。

不過現在,萬曆無疑還沒有開始多慮,他現在正在構思著大明需要委派到各國的其他官員,一個歐羅巴人經常派遣而大明現在卻沒有習慣的長久設立的官職外交官。

在大明以及傳統的認知當中,這個被叫做使節的職務是在有必要傳達大明決定的時候臨時指派的,完成任務自然歸國回朝,哪有在別的國家建立使館的習慣,當然,大明自己有外交的衙門,鴻臚寺是幹這個的,而且常年居住著其他國家的使節,而大明自己的派往別國的常駐使節,無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