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什麼遼東燕窩、朝鮮人參、以及山東的膃肭臍等等物品,慰藉對方。
因此,倘若李成梁拿出什麼身體每況愈下,老眼昏花等理由來塞搪自己,戚繼光說什麼都是不會相信的。
放下自己正在書寫的辭職報告,或者說叫請辭書,李成梁放好自己的毛筆,搖頭笑了笑看著自己的老友戚繼光。
“老戚啊,老戚。”簡直就像叫‘老妻’一樣,不等戚繼光發怒,李成梁擺了擺手說道:“你這個傢伙,腦袋不好使啊!”
“怎麼講?”不明白對方的意思,戚繼光看著這個比自己只不過大上兩歲的同僚兼老大哥,奇怪地問道。
“這要說打仗嘛,你我兩個可以說是不分高下,但是你呢,比起我來又精通海戰,這方面我輸你半籌。”高帽子誰都願意帶,奉承的話誰都樂意聽,戚繼光也不例外,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說大明誰最會打仗,即使他戰功不如李成梁,但也不會認為自己弱上半分。
“這要說練兵嗎,我當初在遼東的時候雖然兵卒善戰,但是和你這個寫了那麼多兵書,連大明陸軍操典都以你的戚家軍為底稿的戚大家比起來,也是多有不如。”大實話,若是沒有萬曆插手,李成梁的兵和戚繼光的兵,就是古代軍隊和準近代軍隊兩個層面的東西,歷史上的遼東軍隊主力是靠李成梁重金培養的家丁撐起來的,而戚繼光的戚家軍,則是靠操典和嚴格訓練建立的,最後一支浙兵和白桿兵兵一起在大淩河成為歷史,但即使在最後時刻表現出的戰鬥力,也是其他諸多明軍所不能撼動的。這點,從那個朝廷不惜花重金裝備的遼東鐵騎和浙兵的戰果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李成梁的遼東兵無論戰果多大,但軍事素質不如浙兵,這是顯而易見的,不用李成梁誇獎,戚繼光也有這個自信。
“但是嘛”李成梁看著心情大好的戚繼光,笑著說道:“這做官,審時度勢上,你比我可要差多了。”
有嗎?聽了李成梁的說法,戚繼光露出疑惑的表情,李成梁的意思是說他不會做官?
“你也就比那俞大猷強上半分而已。”李成梁補充說道。
聽了李成梁說起昔日的戰友,戚繼光默然。俞大猷和他一樣,很能打仗,甚至明軍的軍陣,即使到現在都有著對方的影子,但是可惜,這位老友在萬曆初年就已經‘馮唐易老’了。
即使萬曆皇帝是想要再次重用他,俞大猷也沒辦法騎得上馬,彎的起弓了。
沒辦法,俞大猷年紀太大了,若是獲得現在,他要有八十多歲的年紀了,在醫療水平低下的年代,活到古稀之年已經謝天謝地了,耄耋之年即使戚繼光覺得自己現在身體很好也不敢想。
“我只比俞虛江要強上半分?”李成梁把自己和俞大猷比較,而且還之差半分,戚繼光有些不相信地說道。
為什麼戚繼光不相信,因為俞大猷是真正純粹的軍人,這樣的人若是能夠活到萬曆所處的時代來還好,但是在原來的時空或者之前的時代,這樣人在大明官僚集團中混不下去。
“你也只知道送幾個泰西美人、膃肭臍什麼的了。”李成梁絲毫沒有給對方留面子的打算,直接諷刺地說道。
“你”被老友鄙視,戚繼光臉憋得通紅,給張居正送泰西美人和海狗鞭這算是他的瑕疵,甩了下袖子,戚繼光看著李成梁,“你李某人比起我來又強到哪裡去,朝鮮參什麼你又不是沒少送過。”
“當然有區別。”不等戚繼光張嘴,李成梁制止住對方,“且聽我把話說完。”
“戚某人洗耳恭聽!”戚繼光一副不說明白咱們倆沒完的樣子說道。
“俞大猷不懂得巴結上官,不知何時低頭,何時退讓,不懂得京城有人好辦事的道理,比起你我來,他只會打仗而已。”李成梁說過,看著戚繼光,對方默不作聲,一副你繼續說的表情。
“你戚繼光比他強就是知道這個京城有人好辦事上,給閣老送禮,讓閣老知道天下還有你這號人物,讓閣老能夠想起來重用你。”說完,李成梁搖了搖頭,“但是也就如此了。”
“戚孟諸啊,你可想過若是皇帝不信任你,當年張太嶽垮臺,你當如何?”李成梁問道。
皇帝不信任?張居正垮臺?
那還用說嘛,肯定是和俞大猷一個結局,告老還鄉,鬱郁不得志,之後老死鄉里。
“自古但凡變法的,有幾個好過的,商鞅縱使法成亦車裂,王莽身死,就是王安石,他的新黨又鬧騰出了什麼出來。”鄙視地看著戚繼光,李成梁說道:“結果你戚孟諸就這麼屁顛屁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