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供應兩個孩子,只能餵牛奶養大,但孩子很健康,從沒有生病過,一天天快速長大著。

生下來後,給孩子取名,也是苗家的重要大事。

按照苗榮堂傳下來的派系,本來這一輩應該是“福”字輩。

但苗母說苗芳菲這一輩就沒有講究字輩,苗明陽和苗雨露都不帶輩字,為什麼要叫“福”字輩?而且苗明陽的孩子也不叫“苗福x”這種名字,整個苗家早就四分五裂了,憑什麼還要帶輩分?

苗母這是生氣,生苗家人的氣。

“苗家是我們百年基業,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它在我手裡破落啊。弟弟妹妹他們可以不認,但我這個苗家長子只要還有一口氣,就不能讓苗榮堂倒下。”

老苗又嘆息一聲,說道:“既然芳菲不打算回國,我們再在國內拼死拼活,也沒多大意思。我打算把國內生意收尾,都丟給楊順那個臭小子,然後在唐人街開一家苗榮堂海外公司,我們苗家就在這裡重新開始吧。”

苗福惠,苗福澤,這對雙胞胎兄弟將會與新苗榮堂一起,在舊金山重新崛起。

第330章 你還是太年輕(一更)

三月草長鶯飛,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休整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也開始活躍起來。

清明節前夕,楊順帶著一家老小,開車返回老家鄉下,位於紅楓的衛星城市紅安,郊區的某個鄉里。

踏青祭祖只是一方面,實際上,他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考察農村現在的糧食情況,他之前花了幾百萬請人做市場調查,拿到了報告,自己也想親赴一線驗證一下。

“我就是農民的兒子,爸爸媽媽在農村生活長大,後來考大學才到城市裡,爺爺奶奶更是不折不扣的農民,對於這個身份,我驕傲,我自豪。”

楊順逗著楊德獵,任由他在自己懷裡撲騰,親了親他的小臉,對汪卉說道:“我在國和瑞典與他們當地人聊天,許多人都說,他們每到週末就從城市裡返回農村,在自家田地裡勞動,做心靈的療養,這讓我印象很深刻。”

汪卉好奇:“我聽說國外都是機械化工業生產的大農場呀,難道還有和我們一樣,一家幾十畝地的小作坊嗎?”

“當然有,就說瑞典,990萬人口,有11萬個家庭農場,大部分就是你說的小面積耕地。但全國3/4的耕地都是大中型農場,10%是小型有機生態農場,那個維京人生態農業集團就是最大的管理者,總裁博龍…貝格的資料我也查到了,他和我國的常院士有合作。”

“哪個常院士?”

“工程院的常守正院士,轉基因植物的大力推行者,國內挺轉派的代表人物。”

“國內挺轉派的領頭羊,不是袁窿平嗎?”

“袁老十年前都不支援轉基因,一直在搞雜交水稻,袁老後來派他自己的兒子去學轉基因技術,才慢慢鬆口。他一直說的是,他支援轉基因技術的科研,而且願意試吃轉基因農作物,但並沒有說支援全國大範圍種植轉基因作物。而常院士是從最開始就明確表態支援種植的,他是大力推廣者,這就是兩人的差別。”

“我好像記得,瑞典這個國家是反對轉基因的。”

“瑞典政府批准了一項玉米轉基因技術,但國內確實一直不種,而且諾獎他們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給轉基因技術頒獎,就是考慮到這一點。技術有爭議,每個人都如履薄冰,萬一砸了百年諾貝爾的招牌,他們可就是歷史罪人。”

“那你是轉基因的支援派,還是反對派?”

“我和袁老是一派,算是半個挺轉派吧,這門技術真的值得研究,但爭議太大,我暫是不支援推廣。”

楊順不敢冒然下結論,科學家不應該立刻站隊,非要站隊的話,也必須站在科學這一方。

說一個事情,在轉基因鬧得轟轟烈烈那一段時期,2016年6月份,有110多位公開支援轉基因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多數是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所以很多老百姓就說了:“難道這些主流的頂級科學家,對轉基因技術的瞭解,比普通民眾都不如嗎?他們可都是諾獎獲得者啊,100多人啊,他們都支援,你們反對有用嗎?”

可楊順很想問的是:“科學家有主流嗎?科學家是根據人多人少來定的嗎?”

這兩個問題是楊順借用的,原話是在討論哥本哈根協議時,丁中禮院士說出來的,當場就把咄咄逼人的靜給問懵逼了,最終這個所謂的“科學”協議,變成了大國政治博弈的工具,和真理沒有半毛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