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繩索橋相連。高聳入雲的懸崖山壁光滑而壯麗,先祖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工,開鑿出了一條條複雜、穿插而險峻的環山之路。環山路上有路標,每隔一段距離就有著龍族人高達10米的圖騰柱佇立,遠遠望去整座望海崖像是一場盛大的儀式。
這裡也有升降梯,但是隻有特權人物和貴賓或者一些符合特殊條件的人才能夠使用。
馬車在望海崖外一千多碼外就已經禁止通行了,最後那段路只好自己來走。路上到處都是來望海崖朝聖的龍族NPC,他們來到望海崖是為了向龍族人的神明——派洛特獻上信仰之力,為了表示虔誠,他們要徒步登上險峰。
只是,楊海分明感覺到了來來往往的NPC臉上深深隱忍著的憤怒。
楊海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了望海崖,但是真正走到這座懸崖下面準備攀爬的時候,才感覺那段環山路居然那麼長。
楊海在腹誹。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聲望沒有到達一定的程度,肯定是不允許乘坐升降梯的。況且此行用屁股想都知道是越隱秘越好,卡爾德隆不會給什麼任務提示,但是如果楊海以卡爾德隆的徒弟的身份來乘升降梯進入望海崖,肯定會驚動不少人。
以現在的局勢,身為埃文斯的選民的卡爾德隆的態度無比關鍵,也是微妙所在。一旦處於其他人的目光注視之下,想要再做一些事情就沒那麼方便了。
楊海很清楚這一次任務有多麼兇險,就算龍族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費爾南多那樣逆天的實力,但是可以想象的是,自己相要在一群至少一百級的NPC裡面周旋,唯一的憑藉就是不起眼。
現在還沒有人知道他,這就是資本。
所以他只能去爬這個坑爹的環山路。
環山路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通天之路。天在哪裡?天就在頂峰,是派洛特的聖殿所在。
這條路寓意著龍族的信徒們無論走過多麼艱險的路,最後的歸宿依然是派洛特大神。
以前在龍之谷裡面的平原三大城市體會的還不夠明顯,雖然NPC們在對話之中經常說“派洛特大神與你同在”、“龍神注視著你”,但是楊海覺得似乎只不過是一種習慣性語言而已。
但是攀登通天之路的時候,楊海才感覺到龍族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宗教種族,派洛特在這裡擁有無上的權威。
教徒們攀登這條路前來朝聖,或許他們並不是來朝聖,他從NPC們彼此低聲地交談中瞭解到,這些人是對於現狀異常憤怒,所以只是單純地想要來找族長討一個說法,如此而已。
派洛特的墓地被盜,就相當於人民大會堂被轟炸之於華夏、相當於巴黎被恐怖襲擊之於法國,民眾要是能夠忍得下這口氣才怪。
但就算是如此,即便他們是懷著滿心的怒火來到望海崖,但是至少在攀登通天之路的時候,信徒們都虔誠地低著頭,沒有人高聲交談,所有人都將怒火引人在心中,不希望自己在這條路上有任何失禮的表現。
楊海看到龍族人對派洛特的尊崇,再想到歷史對於他的記載,皺了皺眉頭。
按照真實的歷史,派洛特是個偉大的人,或者偉大的梟雄,但是至少以他的價值觀而言,派洛特不是一個值得這樣去崇拜的人。
然後楊海又想起了卡爾德隆的話,嘆了口氣。
或許一個國家的本國當代歷史本來就不可信吧。歷史由勝利者書寫,自從好幾千年之前,一個叫李世民的皇帝蠻橫地從史官那裡將史書要來,並將自己做錯的一切都刪掉開始,強權對真理的踐踏就已經開始了。
(順便吐槽一下,在唐朝之前,史官負責記錄歷史,他們要對真理負責,所以記錄歷史的那些書都是絕對不會拿給皇帝看的。那個時候,皇帝也比較自律,不會過問這些事情,別管昏庸賢能,至少都是功過是非留給後人評說的英雄氣概。從李世民開始,皇帝過問史書成為一種習慣,扭曲歷史,**民意,粉飾太平,一直到今天依然難改陋習——但這就是千古明君。就現代這段歷史來看,西方國家和我們經歷了同樣的經濟階段,各有各不同的迷茫,但是為什麼人家沒有大躍進,沒有畝產幾萬斤?這是有歷史原因的。不好評論我們那個多災多難的年代一系列可笑的事情更惡劣一些,還是國外的經濟大蕭條更加惡劣一些。但是就我個人來說,經濟大蕭條只是一場貧窮風暴席捲世界,人們挺過最艱難的那段時間,所有被波及到的民族都只是變得更加堅強,他們在災難中獲得了勇氣,堅定了民族的信心;但是,屬於我們國家的人自己的那場災難,又給我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