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孟袢盟�淺晌�源�20世紀50年代後就很少見的那種‘結婚狂’。《布里奇特·瓊斯的日記》所取得的成功催生出了“尋找希望”這一流派故事型別。這種型別的故事宣揚的觀念是所有受過教育的30歲上下的白種女人在工作中都得不到心靈的滿足,因為她們資歷過高或者是動力不足,她們瘋狂地想得到男人的愛,她們對未來的生活沒有多少明確的把握,但在結婚生子這些問題上卻很堅定。 當現實生活中的女人們因為自己年過30在婚姻市場上開始貶值的時候,生活其實在模仿藝術。“我不想到35歲的時候還在尋找丈夫”,1997年7月16日,《紐約》雜誌針對剛出大學校門的年輕女性就走進婚姻殿堂這一現象所做的專題“早點結婚”中引用的了一個年輕女性的話。這些女人在15歲的時候就開始了性經歷,在20歲的時候就有了固定的男朋友,所以想盡快地安頓下來。2002年的記錄片《漢普頓》(The Hamptons)表現了一個專門處理婚姻事務的律師傑奎琳·利普森(Jacqueline Lipson)尋找丈夫的漫長之旅:‘我需要在29歲的時候訂婚,不然我就沒有辦法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了”,她宣稱。在記錄片《永遠是伴娘》(Always a Bridemaid)中,婚禮攝像尼娜·德溫波特(Nina Davenport)承認她很嫉妒自己所拍攝的那些新娘。她最大的恐懼是變成“老處女”。“我覺得我的時間不多了”,她說:“我馬上就要30歲了。” 德溫波特所提到的老處女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到了90年代末期,這個術語開始重新被媒體提及,《閃》雜誌上曾經刊登過一篇名為“新一代老處女”的文章,對2003年上映的電影《游泳池》(The Swimming Pool)進行評論的文章標題則是“性感小貓和老處女”。這部電影中夏洛特·蘭普林(Charlotte Rampling)扮演了一個好學的年過50的女作家,她和由盧蒂文·薩尼埃(Ludivine Sagnier)扮演的一個青春洋溢的年輕人生活在一起。 可以想到,這種渴望將被婚禮產業所利用並從中獲得巨大利潤。在2000年釋出的一則珠寶廣告中,一個快樂的新娘在祈禱。在她上面,是廣告語:“最華貴的那一款:公主戴上了鑽石的訂婚戒指。再不需要去和別人約會了。”在新娘的下方,是小一點的字型,寫的是“什麼更華貴?——光彩熠熠的鑽石戒指?還是收拾行裝結束單身生活?這才是屬於你的華貴。我們正在幫助你去實現它。” 致力於幫助女人結束單身生活的還有一大批闡述如何抓住一個丈夫的指導書籍。當然,最為典型的還屬1996年出版的手冊《規則》,這本書的作者是長島的兩個家庭主婦。埃倫·費恩(Ellen Fein)和雪莉·施奈德(Sherrie Schneider)很敏感地意識到約會已經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這其中涉及到“誰發起邀請?”“誰來付賬?”等一系列兩難問題。她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把求愛時期的複雜禮儀簡化到更容易操作的原則。在電話裡和他交談一次不要超過10分鐘。在星期三以後不要接受安排在星期六的約會邀請。他給你發四封電郵,你回一封。在兩個人認識的頭三個月裡,讓他付所有的賬。如果認識兩年之後,他對你還沒有什麼舉動,踹掉他。女人們被教導著運用巴甫洛夫的條件作用技巧,甚至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整形外科手術,直到她們“做成這筆買賣”,也就是說和他走向婚姻殿堂。

第七部分不做妻子(10)

批評家嚴厲地指責這本書中所提出的建議是非常倒退的。但是它所提倡的那種“男人天生富有攻擊性,所以需要訓練”的說法在一個性別角色混亂的時期觸及到了一個敏感區域。《規則》以27種語言出版,共售出了200多萬本。1997年,《規則2》出版。黛安娜王妃據說很喜歡這本書,這一傳言無疑會促進書的銷售。卡羅琳·貝西蒂·肯尼迪也被說成是運用了《規則》中所講授的技巧才追求到了約翰·F·肯尼迪。 《規則》成了一種特許經營權。它的作者提供的諮詢服務每小時收費高達250美元,好像她們的那些建議是科學知識。“規則工作,”施奈德對一個記者說,“這是真實的,就像是物理定律或者是重力那樣。”至於她們的信任狀,從前那些居家母親所能夠提供的惟一出路就是幸福的婚姻。“規則婚姻永流傳”,她們說,正好回應了戴比爾斯公司那句有名的口號。 《規則3》原本計劃在2001年春天出版。但是這一計劃遇到了一個障礙,因為就是在這個時候埃倫·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