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實處理問題,別的以後再說,甚至永遠不說。
你是烏縣人,家裡有事就得有求於烏縣領導。這事你不聞不問,百事好說。“曾俚頭往沙發靠背上一搭,嘆道:”我知道你指的是我弟弟調工作的事。我不肯求人,但我只有兩兄弟,我老母親以死相逼,硬要我出面找縣裡領導。老母親哭哭啼啼,弟弟上要養老,下要養小,又沒有工作了,不只有死路一條?我是沒有辦法,才硬著頭皮找了政協王主席。如今他們卻用這一條作為條件同我交換,真是卑鄙!我說懷鏡你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總給張天奇當說客維護他這種人呢?是你們私交很好嗎?“朱懷鏡說:”什麼這種人?其實你對他並不瞭解,只是本能地反感。要說交情,我同他的交情遠遠不如我同你的交情。但碰上這種事,我只能向著他,說服你。“曾俚問:”為什麼?“朱懷鏡笑笑,說道:”你應該知道,如今在官場上要想有所作為,靠一個人肯定不行,得編織一張互利互惠的關係網。像張天奇這樣風頭正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