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為了大燕!”姬輕塵淡淡的回答道,“就像剛才我跟你說的,大燕需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的對付外敵,而不是繼續內鬥,為了皇位而國破家亡。要是依照父皇遺詔上寫的,我登基稱帝的話,三哥你會怎麼做?我自然會像四哥一樣要除去姬虔和崔皇后以及崔景升,可是我該怎麼對待你們三個呢?你和二哥以及四哥又該怎麼看待我登基稱帝呢?到時候你們會不甘心,以為是我假造遺詔而跟我爭奪皇位,這樣除去了一個姬虔可又有了一個姬輕塵,大燕內鬥依舊會延續,而他們也會再次團結一致,就像對待姬虔時一樣。而這種情況下,我也會為了穩固自己的帝位難以親征晉州,就是南下晉州親征嶺南夷族,恐怕會怕你們趁機奪位而難以全力作戰吧!可能還會因此而跟你們勾心鬥角。到時候我們四兄弟繼續鬥爭不止,不還得便宜了嶺南夷族和離國嗎?”
“與其這樣內鬥不休,還不如讓四哥登基稱帝呢!”姬輕塵說到這裡,就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既然我自己不能登基稱帝,能夠做大燕國君的人,我在你們三人之中就覺得四哥比較合適。他登基稱帝之後除去了姬虔這個大敵,同時你們的聯盟又被打破,這樣就消弱了你跟二哥的實力,而我們再利用對付離國將你調到寧州,你跟二哥就沒有機會結盟了!至於我也能南下對付嶺南夷族,這樣就剩四哥一個人在君臨城,到時候就是二哥想對他做什麼也有難度,這樣才能避免我們兄弟再次內鬥,才能一致對外對付嶺南夷族和離國鐵騎。”
聽完姬輕塵的回答,剛才還是怒氣衝衝,滿身殺氣的姬弘昌沉默了。因為他從姬輕塵的話中聽出的不止是為了大燕不亡國而做出了努力,還有姬輕塵為此而做出的犧牲。
“難怪老四會想出議政王的頭銜給你,讓你參與軍國大事的決議。還是讓你兩個舅舅都入住中樞,難道他清楚父皇的遺詔的內容才這麼做的?”這一刻姬弘昌似乎瞭解的為什麼姬文會對姬輕塵這麼好,不但封了姬輕塵為議政王,跟他一同分享天下大權,還公然提拔姬輕塵的兩個舅舅,用參知政事的職銜將葉青枝推入了政事堂。
“可能吧!”姬輕塵嘆息一聲說道,“其實就在四哥登基的那天晚上他也很懷疑,他也想看看遺詔的內容,可是被我拒絕了!不過遺詔的內容只有晉侯、李牧之和裴文矩三人知道,晉侯和李牧之不會告訴四哥,四哥要是知道了遺詔的內容,肯定是裴文矩告訴他的。”
“老九——”姬弘昌不知道說什麼,他的語氣有點哽咽,“三哥以前誤會你了——”
“三哥,你不要這麼說,是我不對,我不止欺騙了你們,還欺騙了父皇。”姬輕塵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可是我沒辦法,只能這麼做,因為我答應過父皇,絕對不會讓離國鐵騎南下,我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致使大燕亡國。”
“我的好兄弟,你的心思為兄懂得!”姬弘昌已經被姬輕塵的話語給感動了,他轉身緊緊的抱住了姬輕塵,語氣誠懇的說道,“老九,三哥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不會為了皇位之爭而不顧大燕危機。很高興今天能聽你說出這麼大的一個秘密,三哥很高興也很滿足。這次就讓我們兄弟齊心協力,將入侵的敵人趕出大燕!”
“恩!”姬輕塵也低聲點頭道,“犯我大燕者,雖強必誅之——”
“大燕不倒,鐵劍依然在!”
良久,兄弟兩人才分開,才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各自道別,消失在官道上。
第三百二十二章 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對姬文非常重要。
因為他是在燕帝駕崩,大燕皇位懸空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才透過燕帝遺詔登基稱帝的君王,而遺詔的內容只有白晉、李牧之、裴文矩和姬輕塵知曉,眾人都不清楚,因此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味道。
故而,舉行透過登基大典就是向群臣和大燕百姓傳遞一個資訊,大燕新君姬文的皇位來路光明,他是堂堂正正登山大燕帝位的國君,而不是採用卑鄙手段採取必要手段獲得皇位的國君。
這次登基大典規模龐大,經過姬輕塵和裴文矩以及李牧之的商議,決定但凡在君臨城的八品以上官員都有權參加。
因此參加這才登基大典人數達到了六百人,可謂是空前絕後啊!
當姬文身穿黃袍,頭戴皇冠,大步走下了龍攆時候,他也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就見宗廟廣場上黑壓壓的跪滿了大燕群臣,有點望不到盡頭的意思。
“陛下,登基大典快要開始了!”一旁的魏忠賢提醒道。
當初他是燕帝最為器重的人,而且手中還掌握著大燕的諜報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