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瀕每個人的角色在工作中都有了變化,時間被越來越密集的討論和會議擠得滿滿的,就連走路的速度在辦公室裡都越來越快。每個人也都在咬緊牙關突破自己早已養成的習慣,去尋找更好的方法和創造新的規則。我能感受到夥伴們的痛苦掙扎,同時也為她們的每一個進步而歡欣雀躍暗自鼓掌叫好。
每個人都在長大,包括我。
每個人都在經歷痛苦,包括我。
探尋一種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真實的孩子們,讓更多的人在故事中回憶自己曾經擁有的青春年少,讓更多的人因為看到這些故事而相信教育原本可以更加美好。這個目標明目張膽地誘惑著我,我無法拒絕。
所以,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大家的鼓勵下毫無畏懼地選擇了“小說”的方式,大聲宣告著《嘿,我知道你》,一路磕磕碰碰、頭破血流也仍然義無反顧。
首先,小說的邏輯線索是一道難關。故事自然是以上瀕六年的發展作為線索,我只能透過對時間的改造來儘可能的避免出現類似流水賬的結果。
其次,就是人物關係。書中的很多事件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個孩子身上發生的,可小說創作的需要和閱讀的連貫性讓我只能把幾個孩子的故事集中在某一個孩子身上發生,對我來說,這是最大的精神分裂。
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素材太多太豐富。這麼多生動的故事讓我應接不暇,深陷於回憶中的我經常會忘記,作為一個講故事的人需要讓讀者明白,而不是自己的沉迷。
整個書稿在我手裡就修改了7次,連我自己都不太明白為什麼會經過如此多的反覆,只是知道自己在挑剔每一個文字。每當對自己說“算了,就這樣吧”的時候,總會想到每次對孩子們說:“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