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有盡頭。只要中國繼續堅持改革開放,不斷發展與壯大綜合經濟實力,並團結世界一切可以團結與可依靠的力量,據理力爭,堅持鬥爭,就一定能推動國際金融體系不斷改革與完善有所作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中國爭取金融話語權

二十國集團(G20)誕生於1999年,是以加強政策協調、共同應對全球性金融和經濟問題為目標,繼2008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首次金融峰會後,2009年4月2日二十國集團在英國倫敦舉行了第二次金融峰會。

在這次峰會中,我國的央行一改往常舉動,主動且強勢發出“自己的聲音”。從周小川一週內連發三文來看,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已初見成效,一些先行指標有回暖跡象,經濟增速過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

具體而言,這些文章篇篇“擲地有聲”:《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呼籲推進全球貨幣體系改革,提出“應該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關於儲蓄率問題的思考》分析了造成東亞和產油國較高儲蓄率及美國低儲蓄率的原因,介紹了中國儲蓄率變動情況及調整思路,並提出調整儲蓄率的可能選擇,指出中國政府降低儲蓄率的意圖;《關於改變宏觀和微觀順週期性的進一步探討》則討論了金融體系中的一些順週期因素、可能採取的補救措施以及貨幣和財政當局在嚴重市場危機下如何發揮專業作用等。

此外,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財政部副部長李勇等我國多位財經高官也在G20峰會召開前夕紛紛高調提出國際金融秩序改革和發展的系列新主張。

這些資訊均顯示我國對G20峰會的重視,為力爭更多國際話語權所做的努力,說明越來越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