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神洲,大行古道。
一輛驢車搖搖晃晃沿著古道向東南而去。
驢車上,坐著一個青衫書生,一個翠裙女童,還有一個清麗出塵的白衣少女。
正是被無數中土神洲修士惦記,想要攔截的李往矣一行。
少女雲暮色每天能夠出來兩個時辰,此時她坐在驢車上,欣賞著久違中土神洲曠絕景色。
三千年前,她也曾走過這條大行古道。
因為它正是中土神洲各域,通往杏壇的最知名大道之一。
三千年前從北止戈洲南來的少女,曾由此去拜訪過杏壇,當時接待她的,乃是陪祀文廟的一位大聖人。
時隔三千年再踏上這條古道,真有一種悠久隔世之感。
“你這次真的要大鬧杏壇麼?”少女看著前面的青衫書生問道。
李往矣一邊駕車,一邊回道:“當然,我說過要請你看一場盛大的表演。”
當今天下,哪有什麼表演,能夠比得上大鬧杏壇?
少女雲暮色抬眸看向南方,依稀間似乎能看到九洲第一聖地杏壇,喧鬧而氣氛沉凝。
她明白李往矣為什麼要這麼做。
於是,她也準備好好看戲。
……
整個中土神洲,不,整個天下都在盯著這輛驢車。
事到如今,那些想要為嚴氏一族討回公道的熱血之士,已經不再出手了。
因為大家都看出來了,殘害嚴氏莊園三百八十條人命的大魔頭李往矣,不知因何緣由,找上了杏壇。
這已經變成了寒山李往矣,和杏壇之間的事。
外人並不宜插手。
而儒門杏壇,作為執天下牛耳者,本來就有除惡揚善、維護人間公義的責任。
在李往矣擊潰第十三波攔截之後,各大遊俠、宗門、聖地,就不再下場了,靜看這一場大戲,最終會如何出場。
按理來說,寒山書院乃是北止戈洲四大儒門書院之一,身為寒山嫡傳的李往矣,不管嚴氏莊園一事有何因由,都不該找上杏壇才是。
這場“兄弟鬩牆”,道門、佛門、墨門、法家、陰陽家等百家顯流,都樂見其成。
而天下九洲的儒門弟子,則對李往矣破口大罵起來。
有人罵他是儒門敗類,有人懷疑他被邪魔奪舍了,更有人詛咒他走不到杏壇,就被三山五嶽之妖孽給吞了。
而讓人驚奇的是,作為當事者的杏壇,卻始終保持沉默。
似乎沒把李往矣當回事,也似乎正等待李往矣送上門來。
除正在進行大洲之戰的西北烽火洲,其他七大洲都有許多修士跨海前來中土,想要近距離觀賞這場大戲。
中土神洲的本土修士,則更是第一時間向杏壇匯聚。
當遊俠野修、風聞使者透露李往矣驢車的行蹤之後,附近幾大域的修士,紛紛趕來大行古道,想要全程見證。
於是當李往矣駕著驢車,慢悠悠地行駛在大行古道的時候,大行古道兩側的山巒上,縱躍飛馳著無數身影。
他們要伴隨李往矣,一路前往杏壇。
……
中土神洲東境,九洲第一聖地杏壇。
杏壇從一萬年前,至聖先師於此傳道授業之時,便已變成了一個無雙聖地,經過儒門一代代先賢鴻儒的經營,更是早已化作了一座“人間天國”。
縱使是道門祖庭與佛門靈山,也無法與之相比。
這一日,原本祥和幽靜的杏壇聖地,氣氛卻有些異樣,上百位聞名天下的大儒,匯聚於大成寶殿之中。
坐在上首的,是一個白髮垂髯的老者,正是韓夫子飛昇之後,新任的杏壇掌教王老夫子。
以醇正平和聞名於九洲的王老夫子,此刻卻眉頭緊皺。
“諸位,說說吧,寒山李小子馬上就要到了,此事該如何處置?”
下方的一百多位知名大儒,聞言都各有所思。
殘害嚴氏莊園數百人命的李往矣,正往杏壇來的訊息,他們自然早就知道了,也知道王掌教召他們來,要議什麼事。
但是老夫子這話語,卻讓他們有些拿捏不準。
寒山李小子?
王掌教似乎並沒有因為李往矣的忤逆之舉生氣,依舊把他當做儒門子弟?
可現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往矣衝著杏壇來,是要大鬧一場。
掌教如此態度,讓杏壇該如何應對?
片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