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了:“哥呀!先鋒官呢?”
董鐵錘說:“過去了。”
“咱倆呢?”
“回去唄。”
兩個人掄起了錘和棒又打回來了。迎面正碰上延昭和鄭王。延昭和鄭王一聽說宗保已經闖出去了,也就放心了,一塊和董、宋二人從遼兵營中又殺回了瀛州。這陣兒,瀛州城上有個觀兵隙陣的,誰呀?寇準。鄭王和延昭一進瀛州,寇準先迎上來啦:“怎麼樣?宗保出去沒有?”
鄭王說:“出去啦!虧了任掌櫃,還有那兩個放牛的。”
寇準說: “好,出去就好,願他早去早歸。任賢士,多謝你相助突圍。”說完這話他衝著楊延昭直點頭,點得楊延昭心裡直犯核計,我送宗保出去,是不是又引起了天官的猜疑呢?
延昭帶著董、宋二人迴轉仁和客店,寇準與鄭王迴轉知州衙門。
楊宗保哪,闖出遼兵的大營,馬上加鞭,直奔東京,鞭緊馬快,這日來到東京汴梁。宗保沒回天波府,公事在身哪,直接奔午朝門。皇門官通稟內侍,內侍啟奏聖上,傳楊宗保來到金殿之上,宗保把八王的告急本章往上一呈,宋真宗看完之後,向兵部司馬王強問道: “王司馬,上次劉茂前來搬兵,你已準備發兵,因何至今兵馬未到?”
王強聞聽出班跪奏:“陛下,劉茂搬兵,聖上有旨,臣焉敢耽擱,人馬早已於半月前由各地調集京師,只是這援軍的元帥不好選定,故此遲至今日尚未發兵。”其時王強這是一片推托之詞,他故意地拖延時間,希望八王與高帥,寇準等人死在前線,他心裡才高興呢!
真宗皇帝說: “王司馬,元帥難定,應早奏朕知,如此拖延,豈不貽誤大事?”真宗心裡有些不高興了,不是礙於王強是他的老師,他早就追究他的罪責了。
王強一聽真宗的話,忙又說道:“陛下,其實二路元帥的人選,臣早已有個打算,只是礙於人言之嫌,未敢啟奏聖上。”
真宗說:“禦敵衛國,唯此為大,有何嫌可怕,不知王司馬保薦何人為帥?”
王強說:“萬歲,當年,老主在位,平城之戰的時候,不是佘太君曾為元帥嗎?我想,如今佘賽花雖然年老,但壯志猶存,現在國難當頭,難尋帥才,命她為二路元帥,定能援解前敵之危。”
王強保舉佘太君有他自己的用意,他知道,韓昌正在向蕭太后調二路援軍,如今,宋室缺少良將,我讓你老太君出征。楊門寡婦也得伴隨,楊門不是忠勇嗎?讓你們全死在前線上去,到那個時候,遼軍可長驅直人,直搗東京,不怕你大宋江山不改,王強這一推薦,真宗皇帶還真就聽了,於是當即降聖旨一道,欽封佘太君為二路援軍之帥,讓她自選先鋒官,準備出征。
佘太君明知王強的用意,想搬倒楊家的忠烈牌坊,可老太君的一片忠君愛國之心,使她毫不猶豫地接了聖旨。太君心想,去吧,讓你看看楊家的威名,太君回府後,讓眾位寡婦太太能上陣的,都作好出徵的準備,自己選定了一個前路的先鋒官——楊排風。這楊排風當年在平城之戰,初露鋒芒,太君深知這位姑娘的煙火棍勇冠三軍,戰場上足以克敵制勝。
一切準備就緒,太君在東京立即起兵。叫楊宗保先行一步,到瀛州送信,讓八王和天官等候著,援軍即將來到。楊宗保帶了四名牌軍催馬揚鞭,直奔瀛州,這天行走來到了柳林集。這是個在官道要衝的大鎮店,幾個人肚腹飢餓,抬頭一看,路旁邊有個酒館,高挑酒幌,咀邊刀勺直響,油煙外躥,菜香撲鼻,宗保說:“咱們在這用點酒飯,然後趕路。”
幾個人甩瞪離鞍下了馬,把馬撩在酒館門口的幾根拴馬樁上,然後邁步走進酒店,裡面迎上來一個小夥計,穿著一身青,瞅著乾淨利索,腰裡扎著個白圍裙,肩頭搭著個白手巾:“哎,幾位客爺,裡邊請,您這邊坐,這邊清靜。”
把宗保幾個人讓到裡邊一張桌上,順手擦抹桌案,一邊擦一邊問:“幾位客爺吃點什麼?”
宗保說:“你們這都有什麼呀?”
“咱們這兒要吃菜,翦、炒、烹、舴、溜、熬、燉、包辦南北全席,要喝酒,燒黃二酒、狀元紅、葡萄綠、二鍋頭、老白乾,您喜歡什么就點什麼。”
宗保說:“好,來一罈老酒,再來四冷四熱八個菜,主食有什麼上什麼。”
跑堂的一聽: “好您客爺,一罈老窖香,四冷四熱八個菜呀”……。轉眼的工夫,搬上一罈泥封老酒,端上四個冷菜、羹匙、筷子、布蹀、小材料、醬油壺全都擺好,幾個人倒上酒,一邊喝著一邊嘮著,跑堂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