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焦裕祿,為了改變蘭考的面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最後活活累死在工作崗位上,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劉奇峰也不乏感慨:焦裕祿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盡到了為黨工作的責任,作為縣委書記,成為百姓擁護的好官。在當今改革開放的年代,在與時俱進的現代化歷史程序中,中國需要千千萬萬個焦裕祿,自己立志成為其中一員。他雖然對華陽不甚瞭解,但多多少少知道些情況,華陽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可謂百業待興,肩上的擔子不輕啊!同時他也在琢磨,華陽縣的工作是否搞上去,關鍵在於他和王書記的精誠團結,同心同德。黃書記也是如此囑託,並告訴他,全市經濟工作表彰暨企業改革動員大會馬上召開,華陽縣委王書記一到,他安排個時間,互相見個面,有些事他也要當面鑼鼓敲個響。
……
華陽縣長劉奇峰走馬上任,正巧趕上全市經濟工作表彰暨企業改革動員大會召開,他和王書記的見面,變得簡單了,市委黃書記把二人叫到到辦公室,宣佈市委的決定,彼此認識之後,攜手來到會場。
大會的第一個主題是企業改革,黃書記和湯市長的精彩講演,振奮人心,給與會者留下諸多思考。企業改革動員宣傳結束,接下來的全市經濟工作表彰開始,全市十九個縣,在會上逐一抖摟家底,為在排名榜上爭個好名次。這是唯一露臉的事,各縣竭盡所能,恨不得刮地三尺,甚至浮誇虛報,也要名列前茅,誰也不願落後打狼。華陽縣曾是陽城市老疙瘩,自從黃書記親自抓點之後,經過幾年的努力,不但摘掉建國以來貧困縣的帽子,而且獲得名列前茅的驕人業績,真讓兄弟縣刮目相看。
華陽縣經濟發展之快,市委黃書記臉煥異彩不說,縣委王書記也是風光八面,會上少不了介紹經驗。王書記紅光滿面站在講臺上,開啟話匣,津津樂道,大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王書記一番過分粉飾,可謂天花亂墜,儘管遭到同僚的鄙夷,卻引起未來同事的幾分敬意。新任華陽縣長劉奇峰,仔細端詳臺上的未來搭檔:魁梧的身材,站似鐵塔;四方大臉,白白淨淨,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兩隻笑眯眯的大眼睛,無疑為和藹可親的面孔增添幾分魅力;兩扇圓潤的貼骨耳,似乎藏著難以捉摸的靈犀;格外惹人眼球的鼻樑,聳入雲山;如果一言而概之,官架十足。劉縣長光顧識相,忽略了王書記的侃侃而談,反正與會者都感覺聽天書一樣,既佩服其口才,又嫉妒其風頭。當王書記大談“工業九條龍騰飛,農業六朵花怒放”時,連劉縣長都覺得,比天方夜譚的故事還精彩。華陽縣他沒少去,大都順著公路跑,即使是走馬觀花,也可略見一斑,真不像王書記的誇誇其談。當然,各方父母官聚到一起,哪個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似乎是老輩子沿襲下來的,見怪不怪,自己也曾提著膽子編瞎話,可現在看來,自己真是小巫見大巫。
王書記在會上出盡風頭,別人服不服不說,必定得到黃書記的讚許。會議一散,黃書記的秘書就通知,黃書記要和華陽縣的代表共進晚餐,這可是一張紙畫個鼻子—好大的臉。當然,黃書記主要是為劉縣長踐行,順便和王書記溝通一下思想,並囑咐二人精誠團結,同心同德,把華陽的經濟建設搞上去。
酒桌上大都禮節性寒暄,散席之後,三人來到黃書記的辦公室,進行官方語言的交談。
黃書記從市委選派幹部的原則性,講到班子搭配合理性,稱讚王書記和劉縣長的二人組合,一個經驗豐富,工作老練,一個知識淵博,年輕有為,可謂優勢互補,絕對是一個精明強悍的組合。
王書記和劉奇峰雖然接觸不多,但彼此還是有些瞭解。自從劉奇峰調到市交通局之後,陽城市的公路建設,有口皆碑,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人才,王書記盼來了這樣能力極強的搭檔,喜憂參半。喜的是華陽需要這樣的縣長,憂的是能力強的人很難控制,這種矛盾確實存在。他仔細打量自己的搭檔,北方人長個南方人的模樣,個子不大不小,身體不胖不瘦,面孔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眉毛不稀不疏,鼻子不高不低,說話不溫不火,這可是上了講究的相貌。王書記甭看黨齡頗長,可是封建思想嚴重,尤其對骨骼面相頗為迷信,他認真研究了劉縣長,似有相生相剋之虞。
王書記聽了黃書記的一番話,也明白了深刻意義,更懂得事不過三,一個縣長在華陽出了問題,實屬偶然現象,二個縣長在華陽出現問題,當書記的難辭其咎,如果再和第三個縣長相處維艱,豈不向領導和社會宣佈當書記有問題,常言道,打鼓聽聲,聽話聽音,黃書記雖然沒有明著指出,可話言話語無不在暗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