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4部分

中,這等詰問,在他出發前,他就已經預料到會有,只不過,他沒有想到,會是在這個場合,由這個人來發難。

“若是質問我崔某,崔某雖有不甘,但是金大人是家父多年好友,論資歷,論聲望,就是崔某再有怨恨憤懣,也是隻能生生受了的!”

崔陽浩淡淡的說道,話頭一轉,語聲變得嚴厲:“但是,若是呵斥的是新軍使節崔陽浩,那就是不給我新軍上下十萬之眾顏面,洗卻這等屈辱的代價,我怕金大人,付不起!”

崔陽浩言語鏗鏘,如今他代表的是餘風,代表的是新軍,若是弱了半點氣勢,這接下來的談話,還怎麼進行得下去?而且,崔陽浩真心還是希望,這一場戰事,不要打起來,畢竟,他也是朝鮮人,說的也是訓民正音,若是因為他的軟弱,讓李王和他的股肱之臣,覺得能對新軍以力拒之,那麼,他還真成了民族的罪人了。

也就是說,雖然他來這裡,代表餘風來和李琮談判,但是,他在心中認為,自己的出發點,還是好的,他還是真心為著所有的朝鮮人著想的。

“你……”金民權鬍子都豎了起來,正要反駁,坐在正位上,在崔陽浩進來之後,一直都沒有出聲的李琮,緩緩開口道:“金卿,言辭之利無濟於事,就不要糾結於崔使的以前的身份了!”

語音很平淡,波瀾不驚,聽不出任何的感情,但是,崔陽浩還是心裡微微一動,他一直以為,對於自己的背棄,李琮大發雷霆大動肝火都是有的,他也準備了承受李琮的譏諷甚至是鄙夷,說到底,在他心中,對於他自己這位曾經的王,總是還有幾分愧疚的。

但是,李琮的表現,讓他心裡覺得好受了一些,雖然帝王心事,難以捉摸,但是,李王陛下的稱呼,沒有這麼深吧,好像,他真的不再計較了自己的背棄?

“崔使,此番前來,有什麼要和本王商議的嗎?”

“正是!”崔陽浩趁勢撇開金民權,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了:“不知道李王陛下,對於如今的大勢,可曾明曉?”

“奸賊!小人!”金民權聽到他大言不慚的稱呼李琮叫李王陛下,嘴裡恨恨的嘟囔個不停:“無君父,亂綱常,真真是一個小人!”

李琮默不出聲,如今是個什麼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就算是以前他那些手下,再怎麼欺瞞於他,但是,到了此刻,也不會拿著身家性命再幹這種事情了,這個時候的李琮,可是會殺人的。

“李王陛下,新軍如今屯兵於海州,已逾月餘,數萬雄師,劍指開城,如今陛下的軍力,只怕出了這漢城的守軍,大部都集中在這開城吧,即便如此,滿打滿算,這開城守軍,能佔之兵,不過兩萬不到!”他豎起了兩隻手指,“而海州新軍,擋在其兩倍之上!”

“兵多有什麼用,我朝義軍,不曾就在壬申年間,以八百之眾,破五千倭寇嗎?”金民權又嚷嚷起來,儘管他知道,崔陽浩沒有誇大其詞,但是,他就是看他不順眼。

“金大人,這帳不是這麼算的!”崔陽浩看了他一眼,冷冷的說道:“這些倭寇,最終是如何被驅逐出去的,怕是金大人不會不知道吧!”

義勇軍再能打,也沒能保住倭寇侵襲下的三千里江山,再說了,那是義勇軍呢,是李王陛下的軍隊麼?這是什麼狗屁比喻,不倫不類的。

“倭寇被李將軍的明軍,打得潰不成軍,倉皇渡海而走,這明軍的戰力,怕是我不說,你也清楚的很,如今的明軍,百萬之眾,卻在和清人的交戰中,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這一點,怕是金大人都清楚吧?”崔陽浩反問道。

這還要你說,金民權很鄙視對方,若是明國天軍強大無比,早就應李王陛下的請求,清剿了你們這些反賊叛賊了,哪裡還輪得到此刻你在這銀安殿上,人五人六的。

“而新軍和清人的交戰,無往不利,大清國皇帝,已經決定,將膝下最疼愛的美蘭公主,於明年開春之際下嫁給我們將軍!”

崔陽浩淡淡的提示道,看吧,你們認為牛逼的明軍,被更牛逼的清軍幹得一塌糊塗,而這更牛逼的清軍,遇見我們新軍,直接就歇菜了,人家皇帝,打得連女兒都送了出來,你還要比麼?

“四萬?”李琮眼中閃過一絲悲哀,莫說四萬,就是一萬這樣的人馬,他也搞不定,四萬人馬齊聚海州,他除了悲哀,什麼感覺都沒有了。

“海州到開城,不過一日之程,大軍朝發夕至,而開城一失去,漢城以北,盡皆通途!”崔陽浩朗聲說道:“為了李王陛下的子民,李王陛下,也應該有所決定了!”

“你是來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