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兩鬥糧食是糧稅,剩下的三鬥糧食,作為總督府給我們分田,打深井,差不多一年口糧的代價,還給總督府。”
“所以,這些糧食中間,有二十擔糧食是總督府的,無論怎麼樣都不能動。”
“總督府對我們這麼好,現在有了好收成,咱絕對不能欠總督府糧稅。”
對父親回答點了點頭後,張鐵柱繼續問到:“除去二十擔糧稅,咱家還剩六十八擔糧食……不知道爸媽你們打算怎麼處理這剩下的糧食。”
這個時候的張木匠,正應了一句經常聽到的話,那就是:‘手中有糧,心裡不慌’……
面對老大提出來的問題,一臉笑容的張木匠,不慌不忙的回答……
“咱家帶上你,一共有七個人,所以,口糧要留下三十擔……”
“為了應對明年可能出現的災慌,我還打算留下十五擔糧食存著。”
“這樣的話,六十八擔糧食就去了四十五擔。至於剩下的二十三擔糧食,我決定響應總督府號召,全部賣給總督府。把咱家當年買六頭羊,欠總督府的六十兩銀子給還上。”
“至於賣糧剩下的銀子,就留著當咱們家一年的開銷。”
“等到了明年,糧食收上來以後,咱們就給你二弟存銀子,爭取能在明年,也給你二弟娶一個妻子回來……”
面對父親臉上流露出來的滿意笑容。張鐵柱直接搖頭否定道:“爸媽,說句心裡話,我不同意你們這麼做……”
張木匠猛的一愣,馬上想到,如今的老大已經不再是原來什麼都不懂得混小子,而是一個虎豹軍底層軍官。無論是見識,還是懂得東西,都比自己多得多。
既然如此,面前老大的想法和意見,也許比自己得更好。
想到這裡,張木匠沒有絲毫猶豫的直接問道。
“鐵柱,你的見識多,你是怎麼想的?如果說得好,咱家就聽你的……”
張鐵柱沒有猶豫,直接說出自己想法……
“六十八擔糧食,除了留下三十擔的口糧,剩下的三十八擔糧食,全部賣給總督府。按照現在四兩銀子一擔糧食的價格,三十八擔糧食一共可以賣一百五十多糧銀子。”
“至於這些銀子,拿到其中一百兩到總督府買一頭耕牛,剩下的五十兩,作為咱們家全年的花銷,讓家裡的生活過得好一點。”
提起耕牛,張木匠心裡就是一陣痛。
當初分發牛羊的時候,自己嫌牛太貴,沒有要。
但是,那些要了耕牛的屯民,在耕牛幫助下,僅僅用了自己一半的時間,就把總督府分發的田地全部耕種完畢。如此情況下,因為春耕時間還沒有結束,這些屯民,每家都利用這個時間,私下開墾出四五畝地。
雖然這些土地一樣要交糧稅,但是,除去糧稅後,四五畝地全部加起來,收穫七八擔糧食,還是有的。
按照這種收穫來算,最多兩年時間,這些屯民就可以在不付出任何其他代價的情況下,白白得到一頭耕牛。
而就是這樣的好事,竟然被自己給忽視,並且放棄了……
所以,現在的張木匠,每看到這些屯民家裡的耕牛,就會非常的眼紅和心痛。並且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不能狠狠心,也和他們一樣,領回來一頭耕牛。
面對兒子忽然提出購買耕牛的想法,張木匠想也沒有想就準備答應。
就在這時,張木匠忽然想到,在老大剛剛的提議中,竟然沒有怎麼還總督府六十兩銀子這一說。
於是,張木匠直接開口問道:“鐵柱,那我們買羊的六十兩銀子呢?”
張鐵柱想也沒有想就回答:“暫時先欠著….等到了明年,直接賣羊還上這筆銀子….”
“兒子剛剛看了,當初我們買回來的六頭羊,現在已經變成了九頭。按照這個發展勢頭,到明年秋收的時候,這九頭羊怎麼也有十四五頭……”
“到時候,隨便賣上六七頭羊,都可以還上這筆銀子……”
張木匠的眼睛一亮,激動的說道:“老大你說得對,我只想著糧食,竟然把家裡的九頭羊給忘了….”
“反正我們欠總督府的六十兩銀子沒有利息,今年還和明年還都是一樣…..”
“九頭羊,等到明年,至少也能變成十五頭…..”
“十五頭羊,如果全部賣了,一百三四十兩銀子還是有的。到時候,我們不僅可以還上總督府欠賬,還能大大賺上一筆銀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