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他也很快的看到,裝甲列車上英勇的中國炮兵們,在接到了偵察飛機傳來的事先約定好了的訊號之後,按照飛行員們的指示,向著地圖上標明的地域,開始了更加猛烈的回擊。
據後來因傷留在戰場觀戰的黃興的回憶,“俄軍炮彈如雨而至,軍列遂為所中,瞬間為烈焰濃煙所圍裹,有如蒼龍浴火,一軍皆驚,以為車將不保,然不意其仍奮勇當先,俄炮未及再發,我軍列之炮已先開火,俄見各炮依次而發,勢若飛龍,光焰漫天,燦若雲霞,俄軍陣地濃煙滾滾,炸響連連,諸軍或雲彼貯彈藥處為我炮所中,故有此劇響。中國的鋼鐵巨龍,向侵略者發出了憤怒的咆哮!
儘管仍舊不斷有飛來的俄軍炮彈擊中了裝甲列車,但是中國人地這條噴火的鋼鐵巨龍巋然不動,車上的火炮的火力沒有絲毫減弱。繼續把一顆又一顆的炮彈準確的砸在了俄軍炮兵的頭上。
這一次,是裝甲列車和俄軍炮兵之間的生死決鬥。
孫綱將裝甲列車暴露在俄軍的視線當中,目地就是為了把俄軍的炮兵引出來。
訊號兵在不斷的重複著偵察飛機發回的光訊號。
“方向正確。繼續開火。”
“方向正確。稍往前一些。”
“偏離。偏離偏左一些。”
“現在為敵二炮組之間。”
“現在位置。左右各200碼。射程正好。”
“命中!命中!繼續開火!”
“上一彈為敵三炮隊正中,周圍300碼。”
“正中!我們油料不夠。正在返航。”
在證明自己地聽力已經恢復了之後,孫綱看著軍官們各自在崗位上忙碌,心中似乎不那麼緊張了。
俄國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中國人會採用這種前所未有的戰術先解決掉他們的炮兵吧?
秉承俄國人一貫的戰術。俄軍在炮兵的掩護下,再次向中**隊發起了叢集衝鋒。
中**隊也再次毫不客氣的用最強的火力對俄軍進行懲罰。
又一發炮彈飛來,擊中了裝甲列車地鐵甲板,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但車身只是微微一震,幾個軍官的臉上現出了一絲驚慌之色,但看到孫綱那鎮定自若的目光。驚慌立刻消失不見了,繼續著他們的工作。
這輛裝甲列車採用的是和軍艦一樣的克虜伯裝甲,除非俄軍能弄來200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並且使用穿甲彈的話,才能給裝甲列車造成真正地傷害。
直到二戰,裝甲列車一直都是各國陸軍的重要武器之一,二戰結束後才退出了陸戰戰場,在能夠準確投擲炸彈的飛機和擁有大口徑火炮的坦克出現之前,“鐵路巡洋艦”這種陸戰戰場的“恐龍”是沒有“天敵”的。
孫綱已經聽出來了。俄國人打來地炮彈大多是80毫米口徑以下的炮彈,這種炮彈對裝甲列車來說,應該是造成不了多大的傷害。
在俄國步兵支援下的哥薩克騎兵在中**隊猛烈炮火的反擊下再次遭受了慘重的傷亡,但仍然不顧一切的向裝甲列車發起衝擊,裝甲列車上的輕重火炮和機槍全都開始向衝上來的俄軍開火,孫綱看見好多俄軍奮力把一挺挺馬克沁機槍拖到了一個個彈坑旁。手忙腳亂地把機槍架了起來,開始向裝甲列車開火。
一瞬間,暴雨一樣地子彈橫掃過來,四下裡全是子彈亂飛發出地嗖嗖聲和擊中鐵甲板上發出的尖鳴,一枚子彈從觀察窗內飛了進來,擊中了一名軍官地手臂,他大叫一聲摔倒,一個軍官撲過來扶住了他,開始幫他包紮。
孫綱不顧俄軍機槍射來的彈雨。在觀察窗前用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戰場的情況。俄軍的步騎兵仍然在努力地發動著進攻,但在裝甲列車的強大火力面前。根本無隙可乘,哥薩克騎兵在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之後,開始後退。而俄國步兵卻依靠著彈坑和積屍的掩護,一步步向前逼近著。
在上回遭受了慘重傷亡以後,俄國人也學乖了。
這時,裝甲列車上的哈乞開斯機關炮“咚咚咚”的沉悶開火聲卻變得格外清晰。
一發又一發的速射炮彈準確地掃向俄軍的機槍陣地,孫綱看見一發炮彈在俄軍機槍陣地的不遠處爆炸,飛射的彈片瞬間擊中了俄軍,操縱馬克沁機槍的俄軍士兵不約而同的用手捂住了臉,倒在地上開始痛苦地翻滾著。
俄軍現在裝備的馬克沁機槍上沒有防盾,面對激射而來的彈片和子彈,根本沒有任何防護能力,不象隱蔽在裝甲列車上的中國炮手和機槍手,能夠在厚厚的裝甲保護下不受干擾的進行射擊。